政府提醒赴美前要登記 加人過關不享任何權利
【明報專訊】加美兩國關係緊張,加拿大政府也對國民前往美國旅遊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建議,指出加拿大公民也要進行事先登記,而且在審查流程中不享有任何權利。
加拿大最新的旅行建議,仍將美國列為「採取常規安全預防措施」(在美國的安全等級與在加拿大境內相同),但特別指出,美國新增了一項外國訪客登記要求:赴美停留超過30天的外國公民,都必須向美國政府登記備案,包括加拿大公民。
海關可搜查行李電子設備
加拿大政府的官網警告稱,「未遵守登記要求可能面臨罰款、處罰或輕罪起訴」,建議加國旅行者通過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的官網查核登記流程,並在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網站查詢I-94入境紀錄,確認是否已自動註冊。
美國的法律網站Nolo提供的最新指引明確指出,「外國公民無論申請臨時或永久入境美國,在審查流程中幾乎不享有任何權利,包括在初檢和覆檢階段,都無權要求律師在場」。
雖然美國的憲法第四修正案禁止無理搜查和扣押,但邊境檢查卻屬於例外的範疇,這意味海關人員毋須搜查令即可實施搜查,且執法人員有權未經許可搜查行李及電子設備,並可詢問任何問題。
該指引指出,這是一項允許在國際邊界進行無證搜查和扣押的原則。理論上旅客有權保持沉默及拒絕搜查,但行使這些權利,可能導致該旅客被拒絕入境。
諮詢機構GovAssist提示,旅客應準備回答行程目的、停留時長、住宿信息及職業性質等基礎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質疑其合法性,但美國政府已明確授權邊境官員可檢查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理由包括反恐、打擊兒童色情及走私等。數據顯示,2023年有大約0.01%的入境旅客(約4.7萬人次)遭遇設備檢查。
近期一宗典型案例,是本月一名法國科學家因手機存有對特朗普和馬斯克的仇恨言論而被拒入境。
案例反映邊境政策趨嚴厲
此外,還發生多宗旅客遭拘留數周事件,包括29歲德國紋身師;從華盛頓州赴加被拒後返美被捕的英國女性;以及披露拘留經歷的加拿大公民莫尼(Jasmine Mooney)。
ACLU移民權益項目資深律師扎法(Noor Zafar)表示,「這些案例反映邊境政策正趨向嚴厲,民眾需提高防範意識,建議旅客隨身攜帶移民律師聯繫方式」。
實用應對建議
• 雙重國籍者雖無義務攜帶兩國護照,但持美加雙證可簡化通關;
• 加入「受信任旅行者計劃」(如Nexus),可加速通關流程;
• 律師事務所Harter Secrest and Emery建議:將敏感數據存儲雲端而非設備本地,並確保設備處於飛行模式,「任何不願向美國政府官員展示的內容,都不應存於電子設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