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商會:港未認律法礙伊斯蘭金融 缺需求專才難展拳腳 促諮詢「對的人」
【明報專訊】政府上月更新人才清單,新增伊斯蘭金融專才等專業工種,讓他們經指定計劃申請來港時獲入境便利。阿拉伯工商協會主席希偉政(Lord Edwin E. Hitti)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協會有不少相關金融專才,惟本港市場缺乏需求,「無人僱用他們」,只能從事伊斯蘭金融以外工作。他認為本港至今未認可《伊斯蘭律法》,穆斯林商人有感未受保障,來港投資意欲自然減少。他形容體制健全的香港猶如鑽石,相信重新「拋光」後,即找對的人建議正確方針,定能拓展伊斯蘭金融。
明報記者 施晉宇
本報向律政司查詢有否計劃認可伊斯蘭律法,以及會否擔心未認可該律法而可能導致本港競爭力不及鄰近地區。律政司發言人引述《仲裁條例》稱,在港仲裁可按當事人意願,選擇以伊斯蘭法律作為適用的實體法律解決爭議;亦可選擇熟悉伊斯蘭法律的仲裁員及律師代表等參與。發言人稱,近年律政司長及副司長多次外訪,其中不乏伊斯蘭國家,向外界宣傳本港多元化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並進一步了解外地持份者對本港相關服務的看法和需要。
律政司:在港仲裁 伊斯蘭律法適用
商會:違律法港法庭未必受理
伊斯蘭金融須遵從伊斯蘭律法規定,即符合按《古蘭經》及《聖訓》制定的法規,例如不可「錢生錢」等(見另稿)。希偉政表示,伊斯蘭金融貿易雙方一般會列明合約除受當地法律規管,同時要考慮伊斯蘭律法,以保障穆斯林商人,惟本港未認可伊斯蘭律法,舉例若伊斯蘭銀行向某公司批出貸款,其後發現該公司違反律法,用於賭博或酒類等業務,即使提出訴訟,基於本港法律無限制貸款用途,法院未必受理。
今屆政府擬拓展中東市場,包括伊斯蘭金融,特首李家超前年便率團訪問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地。希偉政稱,政府推動伊斯蘭金融意願良好,伊斯蘭世界對香港這國際金融中心一向熟悉並欣賞,因本港法制健全、透明度高及貪污少,但認為在伊斯蘭律法未認可下,本港缺乏「說好香港故事」基礎。他說,即使協會過去多年推動伊斯蘭調解中心及香港伊斯蘭指數,均未獲當局重視。
大馬有伊斯蘭金融法
律師會:港宜效獅城合約列條款
馬來西亞先後於1983及2013年落實《伊斯蘭銀行法》及《伊斯蘭金融服務法》。本身是穆斯林的律師會副會長黎雅明認為,若律政司要審視及修訂本港所有相關條例,估計需約4至5年,對本港欲追上全球伊斯蘭金融發展相當費時。他認為,相較馬來西亞在法例納入伊斯蘭律法,本港適合採取新加坡做法,即在合約列明符合伊斯蘭律法的條款,舉例禁止雙方收取利息,若日後其中一方以延遲付款為由強制收息,對方就可以違約為由興訟,相信對雙方有足夠保障。
「迪拜王子」阿里.馬克圖姆去年聲稱來港設立家族辦公室,身分遭質疑,其後據報他將不會在港開展業務。希偉政不點名說,阿里是被從事珠寶貿易的中介人包裝成「王子」,但阿里無管理家族辦公室經驗,事件影響阿拉伯世界對香港印象。他認為最重要是從經驗中汲取教訓,不重蹈覆轍,倡政府停止諮詢「錯誤的人」,讓協會等熟悉伊斯蘭金融的持份者參與,從國際角度而非本地人或機構重塑政策。
政府今年初宣布,沙特國民免簽證來港旅遊逗留期限延長至90天。全球有57個伊斯蘭國家,其中阿拉伯國家有22個,共約4.6億人口。希偉政期望政府逐步放寬更多阿拉伯國家的國民免簽證來港,否則現時經中國大使館轉介至入境處審批,一般需時約兩個月,增加阿拉伯商人來港成本。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