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點對點:環境局指資源重疊 「中央收膠」資助停

[2025.02.17] 發表
廢膠運抵回收工場後,工人將各類廢膠投入分類設施,當中較輕的膠袋及膠膜會率先被篩選出來,再造成塑膠原料後出口到東南亞各地。

【明報專訊】為提升塑膠回收,政府於2020年起推行「塑膠可回收物料回收服務先導計劃」(俗稱「中央收膠先導計劃」),其後5年間共批出總值1.66億元合約,由政府聘承辦商收集非工商業廢塑膠,並製造成再生原料,計劃2024年廢膠回收量逾7000公噸,超出預期每年5000公噸的目標。然而,環保署表示因成本較高,2025年1月中計劃結束後不延續,而「綠在區區」仍會回收市民廢膠,再交認可回收商處理,但不再提供補貼。有環團批評取消計劃屬「開倒車」,打擊市民源頭減廢信心。

回收商:雜膠無補貼料乏人問津

「中央收膠」的承辦商會收集指定地區內的非工商業廢塑膠(包括發泡膠、水果網等),計劃結束前共涵蓋9區。「中央收膠」其中一間承辦商俊成環保的總經理方文金稱,開放市場後預料不少回收商加入競爭,較有價值的飲品膠樽會「爭崩頭」,但其他「雜膠」料乏人問津。他說「中央收膠」計劃下,現時向綠在區區收集廢塑膠不收費用,但日後取消補貼,綠在區區需支付額外費用,才會有回收商收集雜膠。

另一承辦商劉財記紙業的董事長劉耀成說,沒補貼之下「回收雜膠根本無得做」。他說現時每公噸雜膠回收價約2000元,「一輛5.5公噸貨車只可載約半公噸廢膠,跟車人工及運輸成本都不夠」。

環團憂損市民回收信心 批開倒車

就政府不再資助「中央收膠」,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委員、民建聯劉國勳認為,既然環保署認為有其他節省成本方式回收廢膠,不妨一試,惟政府亦要把關,確保妥善回收廢膠。綠惜地球副總幹事黃子勁稱,現時承辦商收集及處理廢塑膠的過程受政府監察,令市民對乾淨回收有信心,認為應延續甚至將「中央收膠」擴至全港。他又質疑回收廢塑膠市場化,政府是否有足夠人力巡查回收商是否妥善處理廢膠。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表示,政府宣傳乾淨回收多年,市民逐漸建立回收意識,特別是廢塑膠,市民願將廢塑膠送到綠在區區,是對政府回收系統信任的表現,而在「中央收膠」計劃下,承辦商回收及處理廢塑膠均受監察,倘若市場化,價值較低的雜膠料乏人問津,最終去向成疑,形容結束計劃猶如「開倒車」,並不理想。

環保署則表示會不定時突擊檢查,以監察承辦商於收集和處理廢塑膠過程中各項工序的表現,確保適合回收再造的廢塑膠得到妥善處理。此前沒有納入「中央收膠」先導計劃的9區中,綠在區區一直自行在市場選擇回收商處理他們收集的廢塑膠,相關成本已計算在其營運成本內。而綠在區區營辦團體均須將收集到的塑膠,送交署方核准的下游回收商進一步處理,並向署方提交相關證明;下游回收商則須向署方提交處理廢塑膠種類的生產線及處理量等資料,經署方核實,才可處理綠在區區的廢塑膠。

謝展寰:整合至綠在區區更善用公帑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2025年1月回應稱,現時本港有「中央收膠」和「綠在區區」兩個系統負責回收廢膠,由於「資源重疊」,將收集廢膠的工作整合至綠在區區系統可更善用公帑,環保署已有詳細計劃,未來將安排解說,確保廢膠不會沒人回收。塑膠重量輕但體積大,物流和回收運作成本高昂,過去回收率偏低,2018年曾低見7%,該年回收量6.4萬公噸。自2020年初開始推行「中央收膠」,回收量止跌回升(見另文表)。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114期]

更多教育
圖表開箱:母乳餵哺 近年趨跌
【明報專訊】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於1991年發起全球「愛嬰醫院行動」,旨在維護、推廣和支持母乳餵哺。位於... 詳情
解讀關鍵詞:新質生產力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明報專訊】2024年全國兩會首次將「新質生產力」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被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首位。新質生產力亦是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 詳情
法治教育:藐視法庭
【明報專訊】我們日常看新聞,不時見到有關藐視法庭(contempt of court)的新聞,什麼是藐視法庭?哪些行為會觸犯? ■基礎... 詳情
公民挑戰題
【明報專訊】■題目1 可持續發展 資料A:新聞撮要 香港觀鳥會2024年9月發表《香港鳥撞玻璃報告2022-2023》,根據5個... 詳情
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春晚收視12年新高 網上20億觀看破紀錄 2025年央視春晚的電視收視達近12年新高。春晚有不少矚目環節,包括王菲事隔...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