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小暴力事件 11年暴增4倍

[2024.01.08] 發表
國中生割頸暴露校園安全問題,許多家長團體紛紛前往教育部陳情,希望能還給孩子一個安全的學校環境。(CTWANT)

【明報專訊】台灣國中生割頸事件讓校園安全成為矚目焦點,查閱教育部2023年1至6月最新校安通報數據,國小的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共4398件,雖僅有半年數據,但相較於2012年一整年的968件,竟足足暴增4倍以上。一位國小老師透露,家庭功能不彰是主要關鍵,許多孩子愈來愈不懂得表達情緒,常常一生氣就動手。

《周刊王》報道,台灣教育部於92年成立「校安事件通報管理系統」,其中將校安事件分為8大類,包括意外、安全維護、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管教衝突、兒童與少年保護、天然災害、疾病、其他。其中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包含各種形式的霸凌、械鬥、鬥毆、校園暴力、藥物毒品濫用、疑涉殺人、偷竊、強盜、恐嚇、賭博等違法事件。

觀察2012年的校安通報數據,暴力事件與偏差行為以國、高中較多,分別為2653件、2441件,而國小僅968件;但到了2023年1至6月,國小竟暴增為4398件,已超越國、高中成為第一。不願具名的新北市國小陳老師透露,「校園發生的暴力事件的確一年比一年多,而且以前較常發生在高年級,現在向下劣化,許多三年級學生就已出現動手的情形!」

未來台灣學會、台灣素養教育協會、瑩光教育協會、中華點亮生命教育協會曾在去年7月25至8月7日針對3,827位台灣中小學老師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老師最不快樂的原因是學生家庭功能不彰。查看校安通報數據,2023年僅僅1至6月的兒童少年保護事件(身心虐待、遭遺棄、離家出走三日內、出入不正當場所、高風險家庭)就幾乎與2012年全年數據相同,而國小數據更令人吃驚,短短半年就已有9277件!再看管教衝突,無論是國小、國高中皆翻倍成長,同樣是國小案件最多。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曾表示,台灣的失能家庭愈來愈多,過去,父母如果忙於工作,家裏至少還有爺爺、奶奶等其他大人陪伴,但現在孩子可能回到家卻空無一人,只能沉溺3C,漸漸失去現實感,不清楚偏差行為在現實生活會有什麼影響。

行政院將貧窮、犯罪、失業、物質濫用、未成年親職、家庭照顧功能不足的家庭定義為「脆弱家庭」,根據六都市政府社會局資料顯示,六都的脆弱家庭通報個案中有超過5成為兒少家庭,台北市與高雄市更是超過6成,平均單一縣市就有超過3000位孩童亟待援助。

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建議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課予家長管教義務,透過罰鍰或強制參與親職教育講習等方式,落實家長職責。台灣照顧管理協會常務理事張淑慧曾提出批評,她認為目前政府的強制親職教育大多是舉辦講座,建議應直接輔導偏差行為的個案家庭,才能從根本解決。

更多中國新聞
【明報專訊】台北市一名男子早前赴美國留學,期間收到替代役徵集令卻未按時報到,遭台北地檢署依《妨害兵役治罪條例》起訴。台北地院依妨害役男徵兵處... 詳情
【明報專訊】國民黨彰化縣競選總部製作23萬包洗衣球送贈市民,為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拉票,但有13名不識字長者誤將洗衣球當成糖果而吃下,需入院洗胃...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