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點對點:香港物流 危與機

[2023.11.20] 發表
香港機管局在東莞設立「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先導計劃。貨物經處理後運往碼頭由專船前往香港機場,每日可處理逾百噸貨物。
2022年1月復星BioNTech COVID-19疫苗從香港國際機場的國泰航空貨機卸貨運到倉庫。
葵青貨櫃碼頭每年貨櫃處理能力超過2000萬個TEUs。全球經濟疲弱,2023年首7個月本港貨櫃吞吐量按年跌近16%。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中央政府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肯定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並支持香港發展高價值空運和高增值海運服務,政府視建造香港成為可持續國際智慧物流樞紐為目標。

●本港物流業Q&A

Q:物流業對本港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A:貿易及物流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行業之一,約佔本地生產總值(GDP)四分之一,並保持香港世界十大港口地位。

Q:本港有多少個貨櫃碼頭?

A:香港的貨櫃碼頭位於葵涌-青衣港池,共有9個碼頭,佔地279公頃,每年貨櫃處理能力超過2000萬個標準貨櫃(TEUs)。

.圖1:2021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行業佔比

.圖2:2022年本港貨運量

.圖3:香港港口貨櫃吞吐量(萬TEUs)

◆香港物流業優勢

1)海陸空多式聯運

國泰航空與機場管理局2023年2月簽署航空貨運服務協議,國泰於東莞設立的上游保稅設施東莞國泰貨運站,貨物可在當地的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接受安檢、打板及完成收貨程序,再直接船運至香港國際機場受監管的聯運碼頭卸載,最後把集裝板和貨櫃直接拖至在泊位等候的飛機出口。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表示多式聯運能節省重複的安檢程序,外國空運貨物亦可用相同方法經香港進口。

另外,位於南沙的廣州港有意與香港合作建設海空聯運的物流園區,貨物在南沙預先處理後直運香港上機,再運往其他地方。廣州港股份生產業務部集裝箱運營中心市場營銷總監王沙靈稱,廣州港與香港是「互補」關係,應發揮彼此長處。

2)具冷鏈技術

香港國際機場於2017年及2019年分別取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醫藥品冷鏈運輸(IATA CEIV Pharma)認證,以及鮮活貨物運輸(IATA CEIV Fresh)認證,具備處理藥品和鮮活貨物的國際認可標準。新冠疫情期間,香港因具備冷鏈物流技術及空運網絡,成為全球運送疫苗的中心。

據世衛報告,全球每年有逾五成疫苗浪費,主因之一是冷鏈失效。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行政總裁黃廣揚稱,疫苗藥廠將疫苗交付空運公司後,抵達香港具國際認證冷鏈設備的空運貨站,再運送疫苗至澳門、墨西哥、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國家。他說,本港擁有疫苗冷鏈的經驗有助將來發展運輸昂貴食物或其他藥物。

◆香港物流業挑戰

1)疫情衝擊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貨運業,香港物流協會2022年4月表示,疫情期間香港與內地陸路貨運一度停頓,運輸時間增加,使成本D升,貨源大幅流失。香港物流協會會長袁美儀稱疫情時全球貨櫃供應短缺,每個貨櫃運費由疫情前2000美元(約15,600港元)一度C升至20,000美元(約156,000港元),大幅增加企業負擔。由本港多個碼頭營運商組成的海港聯盟2023年1月表示,過去3年疫情,香港跨境貨車司機進入深圳受配額限制,運貨時間和費用大增。此外,駁船方面亦受防疫限制,影響處理貨櫃能力。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執行總幹事何立基稱,疫情時貨商經香港轉口「成本倍增」,因此部分商家改在內地港口直接出口,以致進出內地的轉口貨量下跌。疫情後本港轉口業恢復緩慢,財政司長陳茂波2023年11月稱內地出口和香港轉口持續疲弱,加上旅客訪港受航班影響,現在只回到2018年的七成水平,尚未全面恢復與國際聯繫,因此經濟增長較預期疲弱。

2)物流用地求過於供

《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指出,現時物流設施主要分佈在特別設計的多層物流大樓和傳統工業大廈,未能滿足行業對現代物流用地的需要。加上電子商貿興起,物流業對於工業大廈的倉庫需求不斷增加,物流用地求過於供。

貨櫃碼頭方面,何立基表示香港貨櫃碼頭面積有限,改造現有碼頭及提升到全自動港口有一定困難。相對而言,廣東省發展的高科技港口,例如蛇口媽灣智慧港和廣州港5G智慧港口,在基建及硬件配套上的確較港優勝。

3)缺乏人力資源

綱領指出香港物流業缺乏人力資源,包括高技能專業人員及低技能從業員(例如倉庫工人、跨境貨車司機等)。據職業訓練局轄下運輸及物流業訓練委員會發布的《2022年運輸及物流業人力調查報告》,因新冠疫情刺激網上消費,電子商貿急速發展,社會對物流服務需求大增,估計從2023至2026年,物流業總人力需求增加,預計每年約需額外6500個人手,其中近九成是文員或操作級別。

■知識增益

綠色物流

綠色物流指較節約能源及減碳排放的物流方法。2022年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上,美國和挪威提出「綠色航運挑戰」,針對航運業的生產、船舶和飛機在停泊期間帶來的碳排放,以至全球各地的物流減排政策,提倡以創新技術發展新一代綠色物流。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提出「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計劃」,以2035年為目標,鼓勵業界使用生物燃料等可替代能源,減低航運業的碳足[。

阿里巴巴旗下物流企業「菜鳥」2023年9月宣布和香港理工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研發物流可回收裝載容器。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許鋼焱正致力研發名為Meta-Box的智慧可回收運輸載體,它將成為連接多種運輸方式、適應新型智慧物流系統「元聯網」的關鍵元件,從而進一步提高運輸效率和降低成本。

(主要相關課題:香港的發展概略、全球科技新發展)

●模擬試題

(1) 參考資料,指出《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的其中一項策略。(1分)

(2) 根據圖表,描述本港港口貨櫃吞吐量的趨勢。(3分)

(3) 假如你是運輸及物流局的公職人員,你會建議局方如何提升本港物流業的國際競爭力?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提出兩項建議。(6分)

●參考答案

(1) 推動行業數碼化轉型/改革行業形象吸引青年入行/持續推出物流用地

(2) 根據圖表,本港港口貨櫃吞吐量在2018至2022年呈明顯的下降趨勢。本港港口貨櫃吞吐量由2018年起持續下降,2018年貨櫃吞吐量為1959.6萬個標準貨櫃(TEUs),2022年下降至1668.5萬TEUs,減少超過291萬TEUs,下跌14.9%。若只計葵青貨櫃碼頭,貨櫃吞吐量下跌情G更嚴重,由2018年1547.3萬TEUs下跌至2022年1286.9萬TEUs,跌幅達16.8%。

(3)(見表)假如我是運輸及物流局的公職人員,我建議局方宣傳本港物流業的冷鏈技術,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主題句)

隨荇禷O者的生活水平提升,更重視食品及醫藥用品的質素和安全。本港具國際認可的冷鏈技術,能運送高價值的食品和醫藥用品,有利發展冷凍鏈物流市場。(引伸解釋)

參考資料,本港在新冠疫情期間因具國際認可的冷鏈技術及完備的空運網絡,成為全球運送疫苗中心,將疫苗運送至世界各地。就我所知,運送冷凍食品和醫學用品須監控溫度和濕度,物流成本較高,並非所有國家的物流業都掌握冷鏈技術,正如資料指出疫苗浪費的主因之一是冷鏈失效。冷鏈技術是本港物流業的優勢,對外宣傳本港物流業的冷鏈技術有助提升國際競爭力,開拓高價值食品和醫藥用品的物流市場。(引用資料中的例子加以解釋)

此外,我會建議局方鼓勵業界跟上國際趨勢發展綠色物流,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主題句)

關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是全球不少企業的發展方向,在物流階段採取節能減排和環境友好的措施,有助本港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亦能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引伸解釋)

參考資料,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鼓勵業界使用生物燃料等可替代能源。本港航運業如轉用可替代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吸引支持綠色物流的國際企業投資,或吸引關注環保的客戶,整體有助促進香港作為國際物流中心的地位。(引用資料詮釋)

顧問教師:郭安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72期]

更多教育
圖表開箱:膠樽回收
【明報專訊】用完即棄的水樽及飲料樽,一般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TE)塑膠製造,樽上印有以箭嘴組成的三角形標誌及數字。環保署資料... 詳情
快問快答:中西醫協作
【明報專訊】當你生病時,你會看中醫還是西醫?香港的醫學發展可追溯至19世紀時香港西醫書院的成立。除以科學為本的西式醫療系統外,香港人生活仍保... 詳情
識讀媒體:深偽技術  製作合成影像
【明報專訊】■熱話 人工智能(AI)技術發展令相關騙案大增。香港警方2023年7月指本港出現「深偽」(Deepfake)騙案,罪犯利用... 詳情
焦點新聞:穗盼伙港澳機場  南沙設聯運物流園
【明報專訊】位於南沙的大灣區首個全自動碼頭廣州港,有意與香港合作建設海空聯運的物流園區,貨物在南沙預先處理後直運香港上機,再運往其他地方。廣... 詳情
趣學STEAM:愛風愛雲因物理——岑智明
【明報專訊】「打風要不要上學」?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愛看雲、愛留意風從哪堥荂A他小時候也會關心這個問題。長大後,他更發現大自然的風雲變色現象,...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3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