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識唔識:「等上樓津貼」 料不恆常化
【明報專訊】截至2023年6月底,約有13.3萬宗一般公屋申請,平均輪候5.3年。政府2021年起提供津貼予有需要並正輪候公屋的家庭,該計劃將於2024年中屆滿。以下新聞大事,你識唔識?
■填充題
前特首【1. _________】於2020年《施政報告》提出,向非居於公營房屋、非領取綜援而輪候公屋逾3年及未獲【2. __________】的合資格一般公屋申請住戶(即二人或以上家庭、單身長者申請者)提供【3. __________】津貼,以紓緩因長期輪候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困難。有關試行計劃獲立法會通過撥款逾80億元,於2021年6月底推出。
房屋署稱,2021年6月底至2023年8月底已發放35億元津貼,惠及逾9.18萬個家庭,涉25.15萬人;試行計劃為期3年,至2024年中。
《明報》從兩個消息渠道得悉,政府將於2024年初檢討計劃,初步傾向不會變成永久項目,亦難增撥額外資源,擬集中餘下40多億元聚焦照顧最有需要家庭;隨着未來多個【4.__________】項目建成,相信部分領取津貼家庭獲編配入住後,可紓緩對計劃的需求。房屋署回覆稱,會在適當時間檢討計劃。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梁文廣對計劃未能恒常化表示失望,認為該措施可紓緩不少多年未能上樓家庭的【5. _________】壓力,一直期望當局進一步擴大受惠者範圍,讓非長者一人公屋申請者也可獲適當援助。
■知識增益
5年建3萬伙簡約屋 過渡屋增2.1萬
房屋署表示,未來10年已覓得足夠土地興建約36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約三分之一預計在第一個5年期(2023/24至2027/28)建成,另外三分之二預計在第二個5年期(2028/29至2032/33)建成。
政府在未來5年將興建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截至2023年8月底已有約7800個過渡房屋單位投入服務。房屋局長何永賢2023年9月表示,未來將推出1.32萬個過渡房屋單位,令單位總數達2.1萬個。何永賢形容,過渡房屋市區項目入住率平均逾90%、新界區則超過87%,部分項目回轉率達110%,即有單位已曾有兩三個家庭入住,部分人其後入住公屋。房屋局2023年9月推出過渡房屋中央統一平台「住得易」,方便市民網上申請入住過渡房屋。
■選擇題
【1】三隧分流第二階段較原定安排推遲一周至2023年12月17日實施。第二階段安排下,哪條隧道早晚繁忙時段私家車收費為60元?
A. 紅隧
B. 西隧
C. 東隧
D. 大老山隧道
【2】哪間本地大學2023年10月表明爭取建立本港第三間醫學院,並計劃首階段每年招收50名醫科生,目標每年培育200名醫科生?
A. 香港科技大學
B. 香港浸會大學
C. 香港城市大學
D. 香港理工大學
【3】2025年全國運動會將由廣東省聯同香港及澳門承辦,港府2023年10月宣布經公開招聘,委任誰為全運會統籌辦主任?
A.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
B. 警務處前處長鄧竟成
C.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
D. 前體育專員楊德強
【4】哪間美國企業加入太空互聯網競賽,於2023年10月6日發射兩枚低軌道原型衛星「柯伊伯」(Kuiper),並預計未來數年將發射3000多枚,向全球提供寬頻上網服務?
A. 谷歌
B. 微軟
C. Meta
D. 亞馬遜
【5】聯合國大會2023年10月10日選出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接替2023年底結束任期的成員。以下哪國家原爭取重返理事會,但最終落選?
A. 俄羅斯
B. 英國
C. 南非
D. 日本
【6】根據《基本法》,以下哪些是立法會可行使的職權?
(1)制定並執行政策
(2)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
(3)對政府的工作提出質詢
(4)同意終審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
A. (1)和(3)
B. (2)和(3)
C. (2)、(3)和(4)
D. 以上皆是
【7】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的法官經由法官等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推薦後,由誰任命?
A. 國家主席
B. 中聯辦主任
C. 行政長官
D. 律政司長
【8】選舉委員會由5個界別組成,以下哪個不是界別之一?
A. 工商、金融界
B. 專業界
C. 基層、勞工和宗教等界
D. 醫護界
【9】以下哪項職位容許「具外國居留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A. 警務處長
B. 消防處長
C. 入境事務處長
D. 海關關長
【10】《基本法》解釋權屬哪機關?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B. 國務院
C. 立法會
D. 終審法院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