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內地團客阻街3招分流 用餐最少半小時
本港2月與內地通關後,內地入境旅行團重臨,大量團友近期常聚集在土瓜灣及紅磡一帶街頭,排隊等候用膳等問題引起各界關注。旅遊業監管局要求旅行代理商及食肆負責人全面落實3項改善措施,包括:旅客預留最少30分鐘而非15分鐘用膳時間;確保旅遊巴在用膳後才到場接載旅客,而非在附近道路逗留;以及落實預約及確認程序。
旅監局主席馬豪輝3月28日形容旅客阻街情况不理想,局方將做好協調角色,促使旅行代理商、食肆及導遊有系統地做到分散人流,期望減少影響居民及滿足旅客體驗。至於團餐價格和質素,他認為「有人滿意,有人不滿」,難以規管及客觀釐定統一水平。
■能源標籤9月擴至煮食爐LED燈
為爭取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機電署長彭耀雄3月29日出席傳媒聚會時表示,9月將實施「強制性標籤計劃」第四階段,由涵蓋洗衣機、抽濕機及電視機等8類電器,擴展範圍至煮食爐、LED燈等,估計每年可節省約1.6億度電,相當於每年減少約7.5萬公噸碳排放。彭耀雄預料,計劃4個階段合共節省約11億度電,相當於約半個港島全年住宅用電量。第四階段計劃設15個月寬限期,讓業界準備。
彭耀雄亦透露正研究引入最低能源效益要求,擬修例禁止出售未達能源標準的電器,並就有關修例研究,預計2025年可向立法會提交草案,初步針對禁售第五級能源標籤的產品,料只佔市面產品數個百分點,影響不大。
■海南振經濟 涉案民企「能不捕的不捕」
海南省政府發布《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於3月24日由省政府辦公廳向各市縣印發,當中提出26條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措施。其中,在營造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方面提到,將落實「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對民營企業家涉案人員「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不判實刑」等,並對符合規定條件的民企緩減公證、司法鑑定和仲裁費用;全面推行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從輕、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
此外,文件提出在2025年12月31日前,企業上市申請獲中國證監會或證券交易所受理,將獲100萬元人民幣獎勵。
■甘肅擬立法規管蘭州牛肉麵
甘肅將為當地特色美食「蘭州牛肉麵」產業發展立法,以保障和推動蘭州牛肉拉麵發展。目前由甘肅省政協辦公廳提出,關於將《蘭州牛肉麵產業發展條例》列入立法規劃的立法建議,已列入該省人大常委會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調研項目,將由相關部門和單位推進立法調研、論證、起草等工作。
《北京商報》報道,甘肅政協的建議指出,目前蘭州牛肉麵已遍佈逾50個國家和地區,內地麵館超過50萬家,年銷售額估計超過4000億元人民幣。但目前甘肅省還未有統一的牛肉麵質量、技術、標準體系,生產、加工、經營、服務等缺乏法制保障。
■澳企製「長毛象肉丸」 促關注培植肉
澳洲培植肉初創企業Vow利用基因數據,製造出「長毛象肉丸」,藉此喚起對培植肉的關注及促進減少影響環境的飲食習慣。
研究員從公開的基因資料庫搜尋長毛象的肌紅蛋白DNA排序,並利用非洲象基因組信息填補長毛象肌紅蛋白DNA排序的缺失部分,最後把合成基因注入綿羊肌肉細胞,在實驗室培植出約400克的「長毛象肉」。肌紅蛋白是哺乳類動物體內蛋白質,賦予肉的質感、顏色和味道。
「長毛象肉丸」因致敏及安全的考慮而並沒有被試食,亦不會推出市面。該肉丸3月28日已交予荷蘭布爾哈夫博物館(Rijksmuseum Boerhaave)成為藏品。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5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