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匿名投訴出席集會 收警告信教師求職屢碰壁 嘆如釘牌
【明報專訊】涉教師失德的投訴於2019年反修例運動起湧現,截至今年6月,7名教師被釘牌,56人收譴責信、67人收警告信。陳老師(化名)今年5月接到教育局的警告信,隨即不被原校續約,及後他嘗試申請其他學校教席,其他學校均有避忌,一律不願聘任,他稱自己曾收警告信,但不涉違法行為,然而處境與被釘牌無異,「從小到大,在港任教師的夢想如同化為烏有」,稱計劃移民英國再續教師夢。
申報警告信後有校願聘 疑受壓一日內轉軚
陳老師去年7月被匿名投訴,指他於課堂上煽動學生參與社運、鼓吹港獨。所屬學校展開調查及回覆局方,表明有關教學的指控屬揑造,陳老師明確反港獨,並按國安教育框架授課、沒有違規。匿名投訴亦附上2019年報章的新聞相,顯示他在集會現場。陳老師表示,當時短暫逗留一次合法的和平集會,其個人立場、校內教學印證,他認為學校非政治宣揚地方、反港獨。
事件擾攘近一年後,陳老師今年5月收警告信,學期結束後不獲續約。有10年教學經驗的他,離職前是科主任,嘗試求職其他學校,惟屢次碰壁。按教育局指引,應徵者要申報是否曾遭釘牌、正被學校或教育局調查專業失德指控等。陳稱應徵時按要求申報警告信及解釋,試過有學校於面試後願聘請,「校長及校董會都覺得沒有問題,已給口頭offer,一日內卻改變主意,估計是受到壓力」。
教局:釘牌者須悔改內化 申復牌起碼等3年
針對教師操守的處分,最嚴重屬釘牌,分終身及若干年期。教育局昨稱,因不稱職或因違犯輕微罪行而被取消註冊的教師,若一定年期後自我提升或改過自新,且提強力證據,以證明是教師「適合及適當」人選,局方會嚴謹地個別考慮。局方稱,涉及道德行為和專業操守之事,「不但需要誠心悔改,還需要歷練、累積和內化」,3年是最低限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