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公僕待遇:服務社會非「等價交易」
【明報專訊】上年度逾3700名公務員辭職,是回歸後最多,今年公務員薪酬調整亦引起公務員團體不滿。公務員學院院長郭蔭庶認為,公務員團隊多年來士氣有高有低,背後因素複雜。他強調與其他行業相比,公務員服務是為社會提供保障,與私人市場的「等價交易」有別,需具備「犧牲自我精神」,倘公務員僅關注有否獲取應得的薪酬,將很痛苦,亦不健康。
指公僕需具捨我精神 僅關注薪酬「很痛苦」
近年公務員士氣備受關注,對於問題所在,郭蔭庶認為不能簡單片面理解。他表示,絕對支持僱員爭取應有待遇,但認為公務員的重要性在於不論環境好壞,也為社會提供穩定保障,如同教育和醫療服務等,應具有服務社會的犧牲精神。他強調不能單純以商業角度評價公務員待遇,經濟好景時,有公務員放棄在私人市場工作爭取高收入,而在政府工作獲得穩定收入,「(外界)不應該在外面經濟不好時,就眼紅鐵飯碗」。
抗疫表現有褒貶 不應「一竹篙打一船人」
被問到設立公務員學院是否因為公務員不夠愛國和積極,郭蔭庶重申早於2017年《施政報告》已提出設立學院,他認為大部分公務員均愛國,亦有很多公僕積極工作。抗疫期間,社會人士和不少立法會議員經常批評公務員團隊欠積極,需要改革。對於這些批評是否公道,郭蔭庶說批評政府是香港的常態,某程度也是健康,但認為任何組織都有人值得批評,亦有人表現好卻不被讚賞,「沒可能所有批評都是公平」。
他認為,在某些抗疫工作中,公務員的確有欠積極,惟不應「一竹篙打一船人」。他說批評是很容易的事,實際上香港公務員團隊確實較大部分其他國家的公務員高效,期望日後除了討論不足之處,當公務員表現理想時,社會也能表達欣賞,才能鼓勵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