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高企為減家庭開支 消費者盯着打折食品購買
士嘉堡一個華人聚居社區內的商場,無論商家還是消費者都感受到食品價格的上漲。
一間麵包店華裔東主說,「由於麵粉、食用油等原材料漲價,我們不得不上調價格,但也不敢大幅調價,不然會影響銷量。疫情過後我的生意基本恢復過來,不過我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消費者都精打細算購買相對便宜的食品,比如我們推出的購買6個以上麵包免稅項目,雖然只能節省一、兩元錢卻很受歡迎。如果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我只能選擇調價,不然就經營不下去了。」
Food Basics食品連鎖店一名店員說,「我們每周推出的促銷打折食品賣得最好,特別是牛奶、米麵、果蔬等往往是在每個促銷周的頭一、兩天就會售罄。比如這個袋裝4公升牛奶,促銷價5.49元,比常規價便宜1元,昨天推出的,我估計到今晚就會賣光。許多消費者都是2袋、3袋的買。」
一名正在購物的華裔婦女說,「我現在專門選每周四或周五前來購物,因為這家店的促銷周期從周四開始,後幾天來基本上買不到促銷食品。現在物價這麼高,什麼都在漲價,我已經大大縮減家庭消費,那些可買可不買的東西都不買了,可是食品你不得不買,所以我就採取購買促銷產品策略,能省就省吧。」
Shoppers Drug mart連鎖店內的牛奶貨架,促銷袋裝4公升牛奶已銷售一空,旁邊的常規價格牛奶卻擺滿貨架,一名店員說,「現在消費者都專挑促銷商品購買,比如我們每周都推出的促銷價牛奶還有1.99元一袋的切片麵包,基本上是一上架就被賣空,其他食品銷售則遠不如Food Basics。」
商場內一間經營多年的華人餐館東主說,「現今物價上漲對我的影響比疫情還大,隨着疫情減弱,人們都敢出來用餐了,可我的食材成本、人工成本越來越貴,我又不敢大幅提高價格轉嫁給客人,所以你看我店裡客人都回來了,但生意並沒有疫情前好做。」
Alex Wu, Local Journalism Initiative Repo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