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解碼:天文台新雷達測暴雨

[2022.05.30] 發表
雷達通常位於開揚的地面,並有雷達罩罩住,以向四周掃描信號。圖為2015年4月1日啟用的大老山氣象雷達。

【明報專訊】雨季來臨,我們可透過天文台的天氣預測,預先知道未來9天雨勢,出門時帶備雨傘,做足準備。降雨預測取自氣象雷達數據,天文台現正試用新雷達,以更早預測雨勢。

■新聞節錄

本港5月中旬曾一周內連場暴雨,天文台被質疑未能及早預測,天文台長鄭楚明5月15日表示,以現時科技最多只能預測20分鐘後的暴雨情G。他透露天文台最近開始試用新雷達,加強預測暴雨,預料需時數年測試。新雷達可由現有雷達每6分鐘掃描一次,縮短至每1分鐘掃描一次,「不過可能都是早5分鐘(預測時間),要早至半小時,甚至一小時,實在很難」。鄭楚明說新雷達的限制是掃描範圍較細,但香港山多,很多地方被阻擋,影響掃描效果。

【節錄自〈天文台試新雷達 最快可測25分鐘後暴雨〉,《明報》,2022.05.16】

■知多點

雷達觀測

天文台自1959年起使用天氣雷達,透過探測大氣中的雨點,例如熱帶氣旋、雷暴和大雨等。雷達不停向四周發出微波脈衝,經過大氣中的雨點反射後,天文台便能量度反射回來的信號,探測到大氣中的降雨。一般而言,反射回來的信號愈強,雨勢愈大。雨區與雷達之間的距離,則可利用微波往返雨區所需的時間計算出來。雨點移近雷達的速度愈快,反射回來的微波頻率愈高,這可導出雨點移近雷達的速度,從而估算乘載雨點的風力,並作出降雨預測。

天文台定時於網上更新雷達圖,供公眾參考,亦向航空界發放雷達圖像,以計劃航線和航班運作。

資料來源:《明報》綜合報道、香港天文台網頁

文:方綺婷

圖:資料圖片

■提提你

《常識學堂》將於2022/23學年再與大家見面,敬請期待!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常識學堂 第246期]

更多教育
STEAM足[:翼龍怎樣飛?
【明報專訊】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博士最近有新發現,原來有一種小型翼龍能在水面上起飛呢!而且翼龍不是恐龍,只是恐龍的近親,不... 詳情
今期流行:《野地之聲》音樂劇
【明報專訊】野生動物沒有被人類飼養,在大自然中按照天性,自由自在、隨心所欲地生活。為保護野生動物免受傷害,能繼續棲息繁衍,維持生物多樣性,人... 詳情
偵探M.A.D. 規劃假期
【明報專訊】■想一想 ·你會如何規劃假期呢? ·你會先做功課再玩,還是先玩再做功課? 文:方綺婷 圖:謝偉豪 ...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