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息講場:與家人沉浸藝文空間

[2022.05.13] 發表
The Culturist's Playground舉辦的展覽除了展出展品,也常有絕版書籍供觀眾購買和閱讀。該處現正在舉辦「《摩登明星》——六、七十年代香港明星相展」。(程沛攝)
藝術中心樓層設計特別,樓梯與樓層間也是展出藝術作品的空間。(程沛攝)
香港藝術中心於1977年成立,集劇場、電影院、畫廊、書店於一身。(陳綺雯攝)
樓高14層的富德樓在灣仔鬧市一隅,藝術團體可以低廉租金租用市價過萬的單位,減卻起步時不少負擔。(資料圖片)
位於富德樓7樓的運動空間POWWOW由幾個文藝創作人主理,鼓勵書生鍛煉身體。(資料圖片)
除了書籍,獨立書店v鵠書店還有出售童書、手繪雜誌等,推崇「共享」信念,以書本分享知識。(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媽,你要跟我來一趟城市漫遊嗎?」筆者變身騙子。「保證精彩:有漫畫展,有新出的圖書,也有山系新水墨作品。」我的把戲媽媽哪堣懂?她卻還是很合作地出門了。於是,我們在大雨滂沱下走了一個下午,去看我念茲在茲的藝文空間。

母女二人從上環一直走到銅鑼灣,東拉西扯地聊荂C我這才發現,疫情以來,我和媽媽的日常對話索然無味:她提我吃飯,我回答已經吃了,悶到我懷疑人生,有時不自覺就把悶氣變成脾氣。然而,這些藝文空間提供了陌生事物作契機,讓我們聊到鮮有觸碰的話題,像沒見一陣子的朋友,談到各自近來的新發現。

你有多久沒跟家人聊抗疫、網課和「打機」以外的話題?你有覺得他們從立體變平面、變囉嗦、變沒趣了嗎?趁疫情放緩,趕快外出走走吧。這次推薦3個有趣的空間,供大家規劃行程。下期展覽或活動細節也許還沒定下來,可是不要緊,把天天囉嗦你的家人抓去體驗一趟城市漫遊,你們過程中的對話,肯定比活動本身來得精彩。

藝文也者,對話的藉口罷了。

//The Culturist's Playground/

The Culturist文化者是專營藝文資訊的網媒,在facebook和Instagram皆可搜尋到其專頁及帳戶,想知道各類最新藝術活動或展覽,不妨關注。這個平台,難得在多元,國際如威尼斯雙年展、本土如小畫廊開幕、古典如明清陶瓷展、當代如老戲骨曾江過身等,文化者也有「自家製作」的報道,抗衡內容農場和人有我有的大路新聞。有特定藝術偏好的讀者可能嫌平台雜亂,筆者反而很喜歡。原因無他,跟逛街的原理一樣,多元才能引起不同族群溝通。舉例說,認識老戲骨曾江的我媽一輩,大多對當代藝術白眼連連。我請媽媽follow文化者後,我們偶爾能作交流,雖然吵嘴居多,但我喜歡這些碰撞。

偏偏,在網絡網民喜歡「呃like」的年代,多元並不是媒體致勝之道。內容主題單一的平台容易凝聚興趣相近的群眾,投放廣告也事半功倍。因此,媒體分類愈來愈細,內容愈來愈單一,一不小心就把人困在回音谷,要接觸陌生事物愈來愈不容易。

最近,文化者在上環開設了空間「The Culturist's Playground」。 空間如其名,像一場遊戲,把不同題材的展覽帶給觀眾。而且,創辦人鄭天儀是文化記者出身,也是中環大業藝術書店的董事,所以那媬鴘漁i覽除了展出展品,也常有絕版書籍供觀眾購買和閱讀。「我喜歡找來與展品相關的書籍、資料或補充文件等,讓觀眾有更好的觀展體驗,也會更了解展品與時代背景。」鄭天儀說。

今年初The Culturist's Playground舉辦已故攝影師邱良的相展「百變香江」,作品展出老香港的風姿;3月婦女節時又辦過葉蘊儀的首個個人畫展「線線.私語」,為獨當一面的女性打氣。該處最近與攝影平台「顯影 PhotogStory」合辦展覽「摩登明星」,展出多幅邱良於1960至70年代拍攝及親手}曬的香港明星銀鹽相片,包括李小龍、林青霞、童年時的馮寶寶、艷星狄娜、影迷公主陳寶珠、邵氏片場大合照等,星光熠熠。同學也許對這些名字摸不蚗Y腦,那麼,邀請爺爺xx輩人馬一起看展吧,保證他們有源源不絕的故事提供!

《摩登明星》——六、七十年代香港明星相展

日期:即日至5月15日

時間:下午1時至晚上7時(逢周一休息)

地址:上環文咸東街105至107號利文商業大廈6樓The Culturist's Playground◆

//香港藝術中心/

位於灣仔的香港藝術中心是看藝文活動的好地方,集劇場、電影院、畫廊、書店於一身,即使沒有特別想看的節目,在藝術中心媔4},也容易找到有趣的點子。中心上層是各國文化署的寫字樓,輪流合辦各類節目,因此中心的節目總是排得滿滿,不愁冷清。

最近到訪,碰上「亞洲紀實漫畫」展覽及漫畫書發布活動,展品在藝術中心各層樓梯間展出,令我和媽媽大感新鮮。紀實漫畫創作原理跟紀錄片一樣,漫畫家透過大量編採及資料蒐集,了解一個議題,再以漫畫形式呈現。展出書目中,有論述台灣漁民被謀殺的社會議題,有記述作者媽媽患癌症的私密回憶,也有游走馬來西亞地攤講價的指南。漫畫比密麻麻的文字易讀,我媽和我挑了兩本一起看。上次跟媽媽一同讀書要追溯到何時呢?大概是小時候她「望女成鳳」,逼我背英文生字的時候,想起也怕怕。這次讀漫畫,算是大翻案吧。

「喔是鈔票呢!」我媽說。那是有關馬來西亞地攤的繪本,作者把她買來的舊鈔票加工成一幅畫,媽媽覺得有趣。「我小時候也儲了不少漂亮的巴士票呢。那時候人們會爭相儲整齊的號碼。當時巴士票的打孔機,要不生鏽,要不殘破,常把巴士票打到體無完膚。偶爾有打孔整齊的票,我一定儲起來。」然後她提到從前的巴士公司和電影院,我一間也不認識,問荌毼荂A像上歷史課,彷彿我們不曾居住在同一個城市。

截稿為止,藝術中心往後的展覽日程還未推出,電影活動倒是敲定了。5月底將放映多齣短片,講述移民的故事,讀者有興趣可購票欣賞。要不,找個日子去閒逛好了。誰知道呢?也許你們去的時候,樓梯上又掛滿別的新奇事。

「隔離影院」

隨茞臚酊i疫情放緩,藝術中心再次舉行「隔離影院」活動,展示精彩的意大利短片放映系列,以及有意大利奧斯卡之稱的「大衛獎」(David di Donatello)得獎作品,讓你與親朋好友一起享受電影之夜。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古天樂電影院

放映節目:節目一:《13.11》—— 歐洲生活剪影(5月22日晚上8時)

節目二:大衛獎短篇精選(5月29日晚上8時)

*門票於POPTICKET網站(www.popticket.hk/event/cinema-distancing)有售◆

//富德樓/

富德樓是香港歷史最長的「藝術村」,垂直坐落在灣仔軒尼詩道。2003年富德樓大業主找上了「文化界教母」、文化藝術工作者馮美華,說想把樓租給藝術家做創作,自此富德樓成了藝文機構的常駐地。整整17個年頭,在寸金尺土的香港鬧市,竟然容得下一整棟廉租民間創作空間,行內行外都稱為奇蹟。

14層空間包括多間辦公室和創作室,不對外開放。不過,位處14樓的v鵠書店,卻是筆者喜歡流連的地方之一。這家書店出售各類中外書籍,題材多樣,還有童書、手繪雜誌、手作紀念品等。書店最近特意重整了空間,讓書迷可以舒舒服服地看書,度過一個寧靜的下午。香港缺乏公共空間,不付出一杯咖啡的價錢,就難有「hea」的空間。對店主而言,不把每寸空間放滿商品,卻又對不起高昂的租金。因此,說v鵠書店如「藝文綠洲」,說法雖然老套,但並不為過。

最後,如果你和同行者皆是個性好動,不妨留意位於7樓的運動空間「POWWOW」。這個空間由幾個文藝創作人主理,原意是鼓勵文弱書生讀書之餘不忘鍛煉身體。誰知一開業就反應熱烈,由傳統的詠春班,到少見的菲律賓魔杖班,再到非常實用的拉筋肌肉班,POWWOW也有提供,不失為城市漫遊中的另類行程。有次我和藝術家朋友去打泰拳,意外發現她是了不得的拳手,自此所有運動相關的問題全部由她承包回答。也許大家跟朋友走走,會有新發現。不過大家要留意,POWWOW空間小,活動名額經常爆滿,有意到訪的話需提早預約。

富德樓

地址:灣仔軒尼斯道365至367號

■程沛:因為好奇又怕悶,所以閱讀和寫作。寫人文學科議題,也寫人訪。文章散見多份中英文刊物。文章網站:matters.news/@miaching

文:程沛

圖:程沛、陳綺雯、資料圖片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78期]

更多教育
陋巷日常:訊號山的鐵絲網
【明報專訊】成長的回憶像一道遙遠的風景,看不清是晴天還是陰天。時間是在過去,空間也在過去,成長的回憶總是過去式。然而,我算是比較幸運吧,成長... 詳情
閱讀篇章:〈囚綠記〉——陸蠡
【明報專訊】(第1段)這是去年夏間的事情。 (第2段)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堙A我佔據荌盲s不過一丈的小房間,磚鋪的潮濕的地面,紙糊的牆... 詳情
閱讀篇章:卷一實戰
【明報專訊】(1) 根據第5段,作者寫「門雖是常開荂A可沒人來打擾我,因為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但我並不感到孤獨。」是否有矛盾之處?試加... 詳情
【明報專訊】(1) 沒有矛盾。「孤獨而陌生」是指作者去年夏天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並不是他的原居地,「門雖是常開荂A可沒人來打擾我」指作者在北... 詳情
【明報專訊】人生在世,各有目標,追求茪ㄕP的價值。有人追求名利財富,有人追求長壽健康、溫暖家庭……也有人追求品德道義。至於你,又在追求什麼?...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2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