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報告未如昔分列政策影響 周永新批政府「自我感覺良好」
【明報專訊】政府前日公布2020年貧窮人口達165.3萬,貧窮率23.6%,政策介入後則跌至55.4萬;有關報告同時列出去年貧窮風險率達28.7%,屬歷年最高,政策介入後則跌至12.4%,屬歷年最低。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促政府分別列明只加入恆常現金項目、非恆常現金項目或須經濟審查的非現金福利對貧窮數字的影響。
昔分列現金非現金 今只列全數
以往報告所列貧窮數據會分別列明政策介入前的純理論假設、經恆常現金項目的政策、非恆常現金項目或非現金項目等介入後數字,但《2020年香港貧窮情G報告》只列政策介入前純理論假設數據及政策介入後數字,而政策介入則計及所有選定項目包括恆常現金、非恆常現金、非現金福利。
今次報告劃出收入低於中位數六成的住戶為「較高貧窮風險」,一人戶水平是5300元、二人戶11,400元、三人戶19,200元、四人戶24,900元,並計算出政策介入前貧窮風險率為28.7%;所有選定項目的政策介入後才減至12.4%,低於2011年歷史低位0.1個百分點,而有31.5萬人處於住戶收入中位數五至六成之間。
在職貧窮月入跌7.2%
報告另顯示,政策介入前的失業貧窮人數按年增5.55萬,當中四分之三屬較低技術工人,而新增失業貧窮人不少來自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26.1%)以及建造業(18.4%)。而在職貧窮者平均月入按年跌7.2%至9600元。
「若不交代 唯一解釋是唔靚仔」
周永新稱早前討論關愛基金已決定計劃政策介入後只計恆常現金津貼、以扶貧為目標的一次過資格審查津貼,今次報告只顯示所有選定項目介入後令近100萬人「脫貧」,他稱僅政府「自我感覺良好」,「我完全不掌握其脫貧計算方式,我都掌握不到,相信大部分市民都掌握不到」。
周永新促政府分別列出只加入恆常現金項目、非恆常現金項目或須經濟審查的非現金福利對整體貧窮數字的影響,「若不交代,唯一解釋是那些數字『唔靚仔』」,另稱去年不少打工仔收入減甚至無收入,政府斥逾900億元推保就業計劃,並無針對扶助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