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中文:植樹

[2021.11.10] 發表
美國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於5年前啟動「樹冠改善計劃」,期望在全市植樹一萬棵,改善空氣質素兼對抗全球暖化。

【明報專訊】■新聞事件

佛州換樹 增吸二氧化碳救地

美國佛羅里達州為應對氣候變化,將逐步「溝淡」該州標誌之一棕櫚樹(palm trees),以其他吸存二氧化碳能力更強的樹取代,盼在氣候危機中挽救地球。

科學家指出,目前全球大氣平均二氧化碳濃度達80萬年以來新高,科學家正研究碳捕集與封存,其中一招是「陸地碳吸存」,簡單而言就是靠植樹,藉茈耵姥鰳鄑l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佛州南部城市西棕櫚灘應變力與氣候變遷事務經理雷福德(Penni Redford)表示,棕櫚樹吸碳率不及其他佛州土生大樹冠樹木,而遮蔭、冷卻街道及行人路等幫助對抗城市熱島效應的能力亦遜色。當地一棵棕櫚樹一生平均只可吸收75磅二氧化碳,但橡樹、松樹等樹一生可吸逾3000磅二氧化碳。

西棕櫚灘和另一佛州南部城市邁阿密海灘帶頭推出計劃,根據邁阿密海灘計劃,2050年之前,棕櫚樹不能佔公共地方樹木量的25%。西棕櫚灘則會每年分派1000棵土生樹木讓市民及商戶種植。

雷福德舉例,種植樹冠面積大的南方常綠橡樹一舉多得,既抵得住偶爾的洪水和颶風,亦不怕鹽水,又可供雀鳥、苔蘚和鳳梨科植物棲息。

資料來源:

〈棕櫚吸碳差 佛州換樹 難遮蔭 專家稱「溝淡」一舉多得〉,《明報》,2021.10.25

■知多

同學讀過周敦頤《愛蓮說》,得悉在芸芸水上陸上可愛的花草中,作者愛蓮花;自唐代以來世人喜愛牡丹;晉代陶淵明獨愛菊花。又知道菊是花之隱逸者;牡丹是花之富貴者;蓮是花之君子者。在花卉,陶淵明愛菊,在樹木,他愛柳樹、松樹。這兩種樹木,在古典文學又有什麼意義呢?

柳之文學

菊是花之隱逸者,那麼柳樹就是樹之隱逸者。陶淵明託名「五柳先生」寫的自傳《五柳先生傳》曰,「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因為住宅旁邊有五棵柳樹,故以樹自號「五柳先生」。

柳樹的身影頻見於中國文學,有的是以柳樹表示時節,春柳嫩色,秋天凋零。而柳樹隱逸的象徵可說是定型於陶淵明,他討厭官場,短暫任官後決定返璞歸真,歸隱田園。這種安貧樂道、淡泊隱逸、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遁世精神,受到後世有茯萓人生遭遇的文人學士推崇。

此外,柳亦有離別、挽留的含蓄意象,柳常常出現在賦別詩中,古人離別時有折柳相送之俗,表示惜別不捨之意。

松之文學

松、竹、梅被合稱為「歲寒三友」,皆因冬天草木凋零,唯獨它們在寒冬時節依然堅毅耐寒,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的理想人格,成為文人墨客眼堶毓悚熒N蘊。如陶淵明的《飲酒˙其八》「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就以孤松自喻,孤獨的松樹生長在東園堙A被眾荒草埋沒了它的身姿。等到寒霜凝結,其他植物都枯萎時,才顯現出松樹卓爾不群的高枝。

不過魏晉時期卻有茤馧捆茷e種植松柏的禮俗,久而久之,松柏被認為與死亡相關,民眾產生了避植松柏的心理,以為大不吉利。《世說新語》中就有張湛喜歡於房舍前種植松柏,時人謂「張屋下陳屍」,以為張屋下埋葬茷雃h屍體,可見當時在家園種植松柏乃是聳人耳目的事。

文:何雋彥

圖: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536期]

更多教育
文言滿fun:唐代小說也有灰姑娘
【明報專訊】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是唐末重要的小說集,記錄珍奇秘聞之事,當中續集〈支諾皋上〉有一故事,與著名的灰姑娘童話十分近似。 ... 詳情
視聽之娛:失控鬼怪 橫行世界?
【明報專訊】返來囉、返來囉……1980年代風靡全球的電影《捉鬼敢死隊》再度回歸──真正延續篇《捉鬼敢死隊:魅來世界》(Ghostbuster... 詳情
字煮文化:蟹與紫蘇
【明報專訊】秋天吃蟹,是否別有一番詩意,筆者不太能夠回答,因為我是衝茼Y而來的,其他管不了那麼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秋天的蟹,蟹黃、蟹膏特別... 詳情
微故事:汽車管道內一排排迷幻的黃光
【明報專訊】公共巴士已駛入汽車管道,一排排迷幻的黃光隨即映照茪琱h上層的陳頁,他已不是第一次呆望茬o光,後退的燈光就像他沒有指望的日子。這刻... 詳情
文字發酵:顏色字
【明報專訊】■知多 藍碧青,傻傻分不清? 藍 《說文解字》:「染青艸也。」 古人會採摘植物「藍草」製作染料,「藍」...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