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絮語:豈止搏命咁簡單?——《龍虎武師》

[2021.11.05] 發表
(《龍虎武師》預告片撮圖、iArch Company及HK Marketing提供)
(《龍虎武師》預告片撮圖、iArch Company及HK Marketing提供)
要數到香港最有名的動作明星,成龍必定佔一席位。他拍攝《警察故事》(1985)時,其中一幕他僅以雨傘柄勾住巴士窗邊,整個人「懸吊」在巴士之外。(《龍虎武師》預告片撮圖、iArch Company及HK Marketing提供)
「宇宙最強」的國際動作明星甄子丹成名前,曾拍攝不少古裝特技電影。(《龍虎武師》預告片撮圖、iArch Company及HK Marketing提供)
(《龍虎武師》預告片撮圖、iArch Company及HK Marketing提供)
(《龍虎武師》預告片撮圖、iArch Company及HK Marketing提供)
(《龍虎武師》預告片撮圖、iArch Company及HK Marketing提供)
(《龍虎武師》預告片撮圖、iArch Company及HK Marketing提供)
(《龍虎武師》預告片撮圖、iArch Company及HK Marketing提供)
(《龍虎武師》預告片撮圖、iArch Company及HK Marketing提供)

【明報專訊】在超級英雄當道的年代,一眾角色以電腦特效飛天遁地無所不能,令傳統動作片的拳腳功夫和吊威也技術流失了不少欣賞者。不久前《尚氣與十環幫傳奇》卻成功結合了兩種動作片的長處,當中參考了劉家良、成龍等人的電影的武打元素,喚起新一代對過往香港功夫片的關注,證明好身手還是有人欣賞的。

記錄替身武師動作指導貢獻

最近上映的紀錄片《龍虎武師》就是對香港動作片中的真英雄致敬的作品。影片由魏君子執導,雖然他是內地影評人,但對香港電影傾情熱愛,4年前來到東方之珠走訪影人,剪輯整理成這部入門的介紹。導演要記錄的,不是李小龍、洪金寶、李連杰、甄子丹等國際知名的動作明星之成就,而是他們的替身或對打的武師與及動作指導們的貢獻。小侯、元武、火星、劉允、谷軒昭、熊欣欣、錢嘉樂……這些龍虎武師的名字,只怕用盡這短短的專欄也寫不完。是的,在過往標榜明星親身上陣的年代,為保存主演的拚搏形象,較少公開這些幕後搏命英雄的參與,如今思想開放資訊流通,觀眾都知道拍攝的過程,就開始懂得欣賞幕後的功勞。

說他們「搏命」,絕不是誇張的形容。影片從1950、60年代京劇名師粉菊花、于占元等在香港開班授徒講起,弟子們自小刻苦鍛煉,起牀倒立撐半小時是基本,學成後卻因戲班日漸式微,轉入電影界謀職,因為眾人身手了得,漸受重用,眾武師默默做密密打,於是從粵語長片時代的武俠片到後來的港產動作片,都可見到他們的身影。乘着香港1970、80年代經濟起飛電影業日益蓬勃的巨浪,他們有的轉為幕前成為武打明星,有的轉到幕後做武術指導甚至當上導演,帶着一眾師兄弟和新晉後輩自組班底(最著名包括劉家班、洪家班、成家班等)競逐票房,由於競爭激烈,觀眾對動作片要求也高,不慎落後就易被淘汰,各人必須鬥智鬥力,構思最刺激的場面,敢試最危險的動作,於是「不怕死」就不止是賣點而是必備條件,要快要勁自然顧不上安全,你敢在5樓跳出來,我就要到7樓躍下去,地面鋪幾層紙皮箱就算(有時誇張得甚至厚墊也沒有!),受傷幾若家常便飯,卻拍出了震驚國際的動作場面。紀錄片輯錄了不少經典片段,段段都驚心動魄。

未能深入呈現香港電影面貌

可惜《龍虎武師》只能站在欣賞膜拜的角度,未能更深入呈現香港電影的面貌;不少武師已老邁衰退,未能趁最後機會訪問歷史細節,更是遺憾。當初京劇名師們來到香港開辦四大戲劇學校的歷史背景是什麼?龍虎武師的故事除了表現出香港人的拚搏精神外,後來的落泊又為我們帶來什麼教訓?「搏命」式拍戲方法雖然贏得全世界掌聲,但一窩蜂搶拍商業動作片,耗盡人才上的資源,沒有用心於藝術上的縱深、題材上的開拓,到得1990年代觀眾看膩了動作片時,電影業又受到周邊地區政經結構轉型的壓力,風光就從此不再,一眾武師受傷的受傷,老去的老去,儘管仍有不少人才可在內地和荷里活繼續發光發熱,但整體上已青黃不接,紀錄片最後除了緬懷過去、致敬前輩,聊表支持苦苦堅持的新一代以外,就沒有更有意義的反思了。

是的,香港動作片的影響和龍虎武師的成就,絕不止於銀幕上的光影,而在於對現實世界的啟發。同學們可在串流平台觀賞西方紀錄片《邵氏:拳腳王者》(Iron Fists and Kung Fu Kicks,2019),了解拳腳如何傳播思想,影片從邵氏和嘉禾的動作電影出發,講到其對黑人平權運動、hip-hop 文化的互動,以至烏干達電影的冒起,都意想不到地和我們有所關係。香港功夫片熱潮或已過去,但也許我們現在才開始了解其真正意義。

◆陳廣隆:中文教師,影評人,「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成員。著有《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

文:陳廣隆

圖:《龍虎武師》預告片撮圖、iArch Company及HK Marketing提供

[語文同樂 第535期]

更多教育
閱讀篇章:〈小思老師和梳乎厘〉——朱少璋
【明報專訊】(第1段)一九九四年回母校浸會大學工作,教寫作科講人物描寫引用了羅孚〈無人不道小思賢〉開首的一小段為例,用以說明如何把抽象的人物... 詳情
閱讀篇章:卷一實戰
【明報專訊】(1) 在以下引文中,作者運用什麼描寫手法凸顯小思老師的形象?(答案須是兩字詞) (2分) 羅孚在文章中轉引他人的話說小思... 詳情
卷一實戰:參考答案
【明報專訊】(1) 間接描寫(或側面描寫) (2) C (3) i) 錯誤 ii) 錯誤 (4) 這句在結... 詳情
字旅行間:導.遊人(二)
【明報專訊】看見小鳥——吳皓妍 到了大埔滘山徑,滿目皆綠林而不見所謂的鳥,我不禁疑惑起來。友人好觀鳥,邀我認真一觀,而當我一雙金睛火眼... 詳情
潮看文史:識字
【明報專訊】近來議員批評中文官函冗長,特首直認官員中文水平不足,算是坦白。不過行文只是皮毛,官方乃至民間更差劣的是語文邏輯:光看官府常把罪犯...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