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對夫妻各捐一腎 「交叉配對」獲新生 計劃推出3年首宗移植 盼配對池擴大加快換腎
【明報專訊】兩對夫妻,各有一人受腎病困擾而長年洗腎,夫妻血型卻不配對,無法捐腎醫好另一半,當中洗腎8年的患者更因身體狀G變差而即將不再適合做換腎手術,會被剔出輪候名單。今年中秋前夕終現轉機,「腎臟配對捐贈先導計劃」讓兩對夫妻的健康一方各捐出一個腎,令對方的另一半可以換腎,重過正常生活,是計劃推出3年來香港首宗交叉配對換腎手術。其中一名受腎者表示,特別多謝另一半願意參加這個計劃,捐腎予陌生人,令自己有重生機會。
明報記者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表示,本港現時有近2300名病人輪候屍腎,過往平均輪候約54個月,情G「不太理想」。當局參考美國、韓國等地做法後,2018年引入「腎臟配對捐贈先導計劃」,讓兩個正輪候換腎、其家屬血型或組織型不符的家庭「交叉換腎」,希望縮短輪候時間。
今年8月完成首宗腎臟交叉配對手術,兩對病人和家屬同時在兩間醫院做腎臟摘取及移植手術,四人在9月中秋節前出院,患者已毋須再洗腎。
親屬血型不琣X不能捐 配對「化不容為相容」
醫管局腎臟配對捐贈計劃工作小組聯席主席郭少燕稱,現時活體腎臟移植主要由病人的直系親屬或配偶捐贈,但部分家庭因血型或組織型不琣X未能移植,她形容計劃是「化不相容為相容」。
首宗成功配對的個案為兩對中年夫婦,其中受腎者甲洗腎近八年,其家屬兩度希望捐贈器官,惟因血型不琣X而告吹。病人近年開始接受洗血治療,在計劃成立之初已加入配對池,等候近3年。李立業透露,該夫婦去年曾與另一家庭成功配對,惟對方在手術前2至3星期因私人理由退出計劃。時間無情,病人不容許無了期等候,受腎者甲身體每G愈下,即將會被剔出器官輪候名冊,形容今次成功配對需要莫大的運氣。受腎者甲表示,如果沒有計劃,將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換腎,形容現在獲得「重生機會」。其中一名受腎者說,會努力做好復康治療,「因為不想辜負這個新的腎臟,亦不想辜負我另一半及另一邊捐贈者對我的恩賜」。
確保公平免臨陣退縮 手術同時做
瑪嘉烈醫院泌尿科主管及外科部顧問醫生林耀宗說,參考外地做法和確保公平,兩組手術在瑪麗醫院和瑪嘉烈醫院同時進行,過程會通過視像會議「對表」,互相配合麻醉、摘除腎臟等程序。他表示此舉可增強病人信心,亦避免其中一方突然退出計劃。他又稱,為確保捐腎者和受腎者不知道彼此身分,會讓捐贈者比平常器官捐贈手術更早進入手術室,雙方不用親自辦理登記手續,避免二人在醫院碰面。此外,每個病人會有獨立編號。
腎友聯主席許小姐說,該計劃有助加快腎臟移植輪候時間,對腎病人是一個喜訊。但她認為計劃宣傳稍有不足,不少聯會會員和家屬因不了解內容而未有加入配對池,希望社會可以更開放,讓更多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