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促進非接觸式服務
二維碼取代餐館酒吧實體菜單
【明報專訊】新冠肺炎疫潮使二維碼(QR codes)瞬間得到廣泛使用,但餐館業專家認為此一科技在新冠肺炎疫潮結束後仍會繼續存在。
由日本工程師於1994年發明,用於更容易追蹤汽車零件的快速反應代碼(二維碼),幾年後隨着帶有攝像頭的智能手機的普及而成為主流。但一直等到新冠肺炎疫潮迫使商業加強衛生措施,二維碼才成為美國餐館和酒吧內無所不在的景象,取代了實體菜單。
管理服務公司Bitly表示,過去18個月內,下載二維碼的數量增加了750%。Bitly總裁哈勃(Raleigh Harbour)表示,餐館已經意識到這項技術的價值,不僅僅是促進非接觸式服務。哈勃表示:「餐館業可以隨時調整菜單選擇,以對通脹、食品和商品價格變化,及其他變數做出快速反應。」
根據美國勞工局數據,食物價格7月份上升0.8%,過去12個月來上升了4.6%。餐館為了吸引員工調高了工資,餐館食物價格也水漲船高。
二維碼也給予餐館有關他們顧客更多的資訊。訂位服務如OpenTable,SevenRooms和Resy都會將訂位者的資訊傳給餐館。餐館訂位服務Seated共同創辦人比巴迪(Bo Peabody)表示:「如果你經營一間餐館而不接受訂位服務,那麼你在顧客付帳單前都不會知道他的身分。二維碼則可以在顧客一進門時令你知道他們的身分。」
比巴迪經營的Mezze及他擔任董事的Boqueria餐館集團在疫潮期間都在使用二維碼,代替實體菜單。專家表示,二維碼還可以方便網上訂餐及親赴餐館內訂餐。數碼訂餐平台Olo行政總裁葛拉斯(Noah Glass)表示,利用二維碼親赴餐館內訂餐量首次佔了整體餐館交易量的1%。他表示:「對通常一年營業額超過600億元的餐館業而言,1%使用二維碼親赴餐館訂餐量亦相當可觀。」
例如,通過Olo或銷售點服務Toast,即使在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餐廳,二維碼也可以將客戶定向到一個鏈接,以便在他們的手機上訂餐和付款。
Toast行政總裁坎貝拉多(Chris Comparato)表示:「二維碼可令人手不足的餐館更有效率的運作。」
比巴迪表示,二維碼可令餐館追蹤顧客過去的訂餐歷史,讓顧客再次訂餐時感到更輕鬆愉快。餐館業與顧客維持數碼連繫的工作肯定先由二維碼的建立開始。」
坎貝拉多表示,餐廳還可以在收據上實施二維碼支付,讓顧客無需掏出信用卡或現金即可付款,這樣對顧客來說更為方便,對服務員而言則更快速,餐館因流動率加快可以服務更多的客人。不過,NPD Group食物和飲料分析師西弗(Darren Seifer)認為,高級餐廳可能不太願意用二維碼代替他們的菜單或訂餐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