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倡港鐵巴士每小時換氣6次 工程學者建議度二氧化碳定客量
【明報專訊】政府預計冬季或出現新一波新冠病毒疫情,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向本報表示,公共交通工具應做好通風,港鐵、巴士和小巴在載客量一半的情G下,每小時最少應換氣6次。港大機械工程系建築環境講座教授李玉國認為,除換氣次數,空間大小、人數等都需考慮,建議營辦商量度車廂二氧化碳濃度等數據,以此決定載客量,否則若公共交通工具太擠迫,或有傳播病毒風險。
袁倡的士電車應開窗
第三波疫情爆發的士、院舍等群組,外界關注通風對病毒傳播影響。袁國勇建議,在的士和電車應開窗,港鐵、巴士及小巴的通風系統應定期檢查,若乘客之間有3至6呎距離、載客量約一半,每小時換氣次數最少6次,若客量更多,換氣次數應增加。袁又建議,地盤工人在室外工作可不戴口罩,但在地盤的貨櫃屋、辦公室等室內空間聚集時應戴。
九巴稱夠風力維持流通
新巴城巴最高換氣9次
本報向港鐵及兩間巴士公司查詢車廂換氣情G,九巴稱旗下巴士冷氣系統有足夠風力維持車廂內空氣流通,其鮮風功能會一直抽取新鮮空氣進入車廂。新巴城巴稱,巴士空調系統最高通風量為每小時1200立方米,實際風速因應溫度及濕度等自動調節。若每小時有1200立方米鮮風計算,據巴士體積,約相當於每小時換氣8至9次。
港鐵:達環保署守則最高水平
港鐵稱,參考環保署《管理空調公共運輸設施內空氣質素專業守則—鐵路》定期監察,過去兩年各車站及車廂空氣質素達守則所訂最高的「一級良好空氣質素水平」。翻查該指引,一級水平相當於每小時二氧化碳平均濃度2500ppm,李玉國解釋,該標準相約當於每人每秒換氣3公升。若以市區線列車的體積計算,載客量一半時,相當於每小時換氣約5至7次。
小巴商會:位置不足 無改裝通風
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主席蘇世雄說,業界主要靠清潔車廂、戴口罩防疫,沒特別改裝通風系統,若加設額外換氣系統,擔心小巴位置不足,或撞傷乘客。進智公交行政總裁陳文俊說,小巴載客較少,且不如巴士和港鐵擁擠,風險較低。
李玉國認為,亦要考慮空間大小和人數,最好每人每秒換氣10公升,病毒傳播風險會較低,若在一個靜坐的環境,相當於二氧化碳濃度約1000ppm。他認為,公共交通工具營辦商可在車廂安裝二氧化碳探測器,連同車廂大小等數據來計算,若二氧化碳濃度達一定水平就不應載更多客,以減低病毒傳播風險。
(疫情第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