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前行】廠商會永遠名譽會長黃友嘉:限聚損失每日15億 防疫勿一刀切
【明報專訊】新冠病毒疫情纏擾全球逾半年,人類生活變化翻天覆地,對經濟打擊有多重仍未知,但知與疫共存將是未來生活模式。本報走訪多名不同領域政商界領袖,就香港如何「疫境前行」提供意見。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對全球經濟及民生造成重大打擊。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友嘉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本港實施限聚令期間,每日經濟損失逾15億元,預期疫情在港或持續多一年以上,建議政府「精準」防疫,不應「一刀切」對各行業實施限聚或停業措施。疫情加上中美角力,中美科研技術及產品脫u,中國留學生負笈美國亦受影響,黃友嘉認為,本港高等教育及科研產業可彌補中國學生和內地科研需求,具發展潛力。
明報記者 黃俊鋒 李以莊
批港防疫似美國 社會不齊心抗疫政治化
自本港1月錄得首宗新冠病毒確診個案,至今在港已出現三波爆發。黃友嘉表示,對比內地、澳門及台灣,本港抗疫「整體社會表現不好」,在兩岸四地中做得最差,並以「肉酸」形容。曾任美國聯儲局經濟研究員的黃友嘉認為,本港情G與美國相似,社會上「不齊心」、將抗疫工作「政治化」,「做不做全民檢測,很多人有意識形態話一定要撐,有些又話一定要杯葛」,而港府在抗疫工作上,亦給人一種未能控制疫情之感。
港經濟「吊鹽水仍大量失血」
疫情肆虐全球,英國、美國現時疫情反覆,黃友嘉預計,疫情在港仍會持續一年或一年半以上,市民與疫共存將成「新常態」。他說,本港為應對疫情推出限聚令等措施,付上沉重經濟代價,以本港今年首兩季GDP下跌9%及9.1%計,推算每日損失7億多元,再加上政府投放逾3000億元救經濟,日計花費約8億元,「政府泵錢落去『吊鹽水』撐住經濟,即本港直接經濟損失每日達15億元,1個月就400幾億元,是很誇張的數字」;本港財政儲備由1.1萬億減至8000億元,他形容本港經濟「在吊鹽水中仍然大量失血」。
倡「精準」釐定措施 疫情受控應放寬限聚
黃友嘉認為,港府需訂立全盤防疫政策,冀在疫情受控下較大程度放寬限聚令及恢復通關。他以政府早前一次過關閉14類處所為例,不同行業處境、感染風險有別,建議政府應「精準」釐定防疫、限聚措施,避免「一刀切」執行,舉例稱疫情受控可放寬針對食肆的限聚要求,但婚禮、宴會等大量人群聚集的活動,則需視乎情G而定。
面對未知的第四波疫情,黃友嘉促港府需準備大規模檢測設備,以盡快追蹤病毒源頭,另需確保隔離設施及醫療裝備充足,並在疫情稍緩期間改善安老院舍環境。
高等教育科研產業可應內地需求
疫下本港各行各業均受打擊,加上中美角力,香港成磨心,黃友嘉形容本港經濟形勢「前路艱難」,但他相信憑本港「一國兩制」、法治等固有優勢,有部分產業在國際形勢下較以往「更有前途」。
根據數據網站Statista數字,去年約近37萬名中國留美學生,美國總統特朗普7月曾宣布取消網上課程留學生簽證,令中國留學生感進退維谷。黃友嘉認為,隨茯國等西方國家或對中國留學生採取「不歡迎」態度,到當地求學門檻提高,而內地學生對高等教育有極大需求,香港高等教育產業將迎來新機遇,「無論是本港大學設校舍收生,抑或在大灣區設分校」,均可滿足中國學生有關需求。
他又稱,美國與中國的科研合作脫u,中國有迫切性自家研發科技產品,但內地缺乏基礎科學(Basic Research),而香港各大學科研優秀,基礎科學更是強項,認為只要扣連內地發展,將香港的科研產業商品化,或可填補內地對科研產品需求。
■訪問片段
link.mingpao.com/65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