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拒續約 邵家臻:如遭親母捨棄 與母校結緣30載 傘後問罪不留人
【明報專訊】「個個都知,我上堂識飛,最鍾意鶵珓К鶞暕〩搣P圍教書。」身兼社福界立法會議員的浸會大學社工系講師邵家臻說茪w跳上辦公桌,談如何教書。隨茪擃e浸大拒絕續約,他還未及與浸大、學生道別,去年4月已成為他最後一節課(Last lecture),教學生涯也悄然畫上句號。他形容,這是一種哀傷(grief),浸大帶給他的另一道哀傷是關係的斷裂。與浸大淵源30年,見證母校自他參與「佔中」後,一步步壓迫,最後把他趕走,「就像遭親生母親捨棄」。
明報記者 蕭愷情
89年入學 自豪感恩
07年任全職講師 「願餘生都在浸會」
近日相繼有大學學者遭解僱或不續約,邵家臻是其中一人。浸大年初成立內部調查委員會,審視邵在佔中案被定罪對大學的影響。調查未有結果,浸大就通知邵續約申請不獲批,8月底他就要告別校園。浸大是邵的母校,1989年入學,20歲的他從九龍塘站沿聯福道走到浸大校園,當年身邊沒什麼人讀大學,他感到感恩又自豪,「那時以為自己只會走3年,走茖拷茬熊M走了30年」。畢業後擔任社工,每逢失意總會回浸大走走,「一回到浸大個心就定,人就靜,行完又可以重新投入工作」。其後他獲邀回浸大攻讀哲學碩士,就立馬請假寫研究計劃書,2007年更獲全職講師一職,「哇……當時真的雙膝下跪感謝上帝」。往後每兩年申請續約,他都要撰寫一篇個人自述,熱愛浸大的他更曾寫上「願意餘生都在浸會(for the rest of my life)」。他自嘲,「就是這麼老套,但我真的以為可以在這堬蛈恁v。
校方問罪書貼「哭牆」
「政治決定否決院校自主」
2014年,浸大與邵家臻的關係逐漸改變,他把一切看在眼內。辦公室門後有幅「哭泣的牆」,門上貼上多張自他佔中以來,校方向他興師問罪的信件,也是邵的一道道「傷口」。「2017年1月,系主任來信說收到匿名投訴信,稱我誤人子弟,要求我就facebook上10張相片逐張評論;2014年,(校方)叫我解釋為何大學的研討會有網媒轉載……」他細細讀出每項「罪名」,「像被親生母親凌辱,每次收到都在這堶」。說畢,他更一度哽咽。
以往校方每次問罪,邵家臻都因有學生支持而化險為夷,他認為,今年「天時地利人和」下終難逃一劫,「6年先攆到我,也不知是大學成功還是失敗」。與其說校方不提供不續約理由,他認為,倒不如說是提供不到理由,「政治決定overrule(否決)院校自主,6年,就足以令一間大學崩壞」。
籲學生放遠眼界 亂世勿感無力
曾是浸大「親生仔」的他,8月底將離開生活多年的校園,整理一本本他教學用的筆記,執拾一張張他用來介紹課堂內容的電影光碟。沒有Last lecture的他,心堥銋磥@早想好講題──「on becoming a better Shiu Ka Chun」,想分享他人生遇過的天使與魔鬼,談談讀過的書的所思所感,更想與學生說,「think big, feel small」,放遠眼界望穿烏雲,同時細細感受自己帶來的每個改變,於動盪不安的亂世中,勿感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