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懶人包:行山避疫

[2020.03.23] 發表
(明報製圖)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

【明報專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香港出現行山潮,參考SARS時的數據,2003/04年度到訪郊野公園人次突破1200萬,按年升約一成。梅子林故事館導賞員兼「旅行家」創辦人李以強表示,SARS疫情到中後期才出現行山潮,但今次疫情爆發不足一個月便發生同樣現象,多個熱門地點如城門、昂坪、龍脊等地,假日皆人頭湧湧。

行山客:旺過旺角

全港學校停課,不少市民攜幼避疫登山,以避開市區人潮,呼吸新鮮空氣。無奈山上人山人海,獅子山頂站滿「人鏈」,大帽山罕現車龍,市民笑言「多人過旺角」。山上大部分人沒戴口罩,有市民認為山上空氣流通,即使人多也沒太大問題,空氣一定比市區好。有遊人認為「能登山的人的肺應該沒問題」,不擔心有帶菌者。李以強表示,市民行山時可暫時除下口罩,呼吸新鮮空氣,休息時若有一大班人聚集,就應戴口罩。

口罩膠樽遍山野

不過,行山人數激增帶來垃圾問題,不少即興行山的市民於山上亂拋口罩、膠樽、紙巾等,李以強認為平常較少行山的人,郊野衛生及環保意識很低。漁護署上載短片,引用網上流傳市民在郊野棄置口罩的相片,稱亂拋垃圾無公德心,呼籲市民響應「山野不留痕,自己口罩自己帶走」。

行山專家:區區有後山

野外動向創辦人陳嘉俊表示,是次行山熱潮來得快,但仍未到高峰,若疫情持續,預料會有更多人在平日行山,不僅令垃圾問題更嚴重,亦會加速山徑耗損。他推廣「區區有後山」,呼籲市民毋須長途跋涉到熱門地點行山,希望將人流分散到各區,例如深水埗後山金山、元朗後山丫髻山、黃大仙後山獅子山等。

◆Quicktake

.SARS疫情到中後期出現行山潮,該年度到訪郊野公園人次突破1200萬

.行山潮帶來垃圾問題,在郊野棄置的口罩、膠樽與紙巾隨處可見

.專家推廣「區區有後山」,呼籲市民分散到各區的郊野行山

■想一想

.試說明郊野公園在香港的功用。

.不同持份者可如何改善郊野公園的環境問題?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bit.ly/2SaoVUf 有效期30日

[通通識 第637期]

更多教育
時事點對點:警方投訴  頭條新聞誤導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港台節目《頭條新聞》於2020年2月14日播出由藝人王喜主持的「驚方訊息」環節,他化身主持「忠勇毅」,以幽默諷刺... 詳情
時事點對點:希斯路機場三跑計劃  英法院裁違巴黎協定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英國上訴法院2020年2月27日裁定,倫敦希斯路機場的第三跑道擴建計劃不合法,指計劃違背英國簽署《巴黎協定》時回... 詳情
Data解密:性別歧視
【明報專訊】.相關議題:歧視與青少年的成長挑戰 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是於1996年成立的法定機構,旨在建設沒有歧視、崇尚多元、包容... 詳情
火星庫:地球很危險? AI新挑戰
【明報專訊】每當有新的資訊傳播科技出現,為大家帶來方便的同時,亦帶來不少挑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正嶄... 詳情
Road to 5**:Traditional customs
【明報專訊】Culture is the shared value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by a regio...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0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