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CAN)的創辦共同主席麗貝卡約翰遜(Rebecca Johnson)上周到訪香港出席學術論壇時接受本報訪問,談到她大半生的反核武志業。她表示,世人須改變對核武器的既定看法,尤其要否定「核威懾」的理論,質疑這理論高度依賴各國領袖的理性和對敵國的理解,一旦出現錯判即會產生巨大風險。明報記者 周宏量
麗貝卡約翰遜此行是出席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和全球大學聯合舉辦的第6屆「南南論壇」。她接受訪問時指摘1950年代西方科學界和輿論將核武包裝成「維護和平」的用途,例如是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1953年在聯合國大會發表「原子為了和平」(Atoms for Peace)演說,學術界又提倡「核威懾」(nuclear deterrence)的理論,以及將核能描繪成便宜和潔淨的能源。
受核災ㄤo 踏上反核之路
麗貝卡約翰遜自言年輕時也相信上述說詞,所以才主修科學,但去到1980年代初——也就是烏克蘭切爾諾貝爾核災的前幾年,開始明白到核武和核能都不可信,於是走上反核運動之路。她2007年有份創立ICAN這個全球反核公民組織聯盟,推動聯合國大會通過《禁止核武器條約》。在2017年朝鮮核導危機升溫之際,ICAN的努力為其贏得諾貝爾和平獎。
然而,全球各擁核國皆未參與條約談判,遑論加入簽署,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更表明反對條約。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本月中發表報告,警告「對核威懾和核能力戰略重要性的重新關注是令人擔憂的趨勢」,指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繼續擴大核武庫,美俄則致力推進核武現代化,朝鮮的核導發展亦是焦點。
所謂「核威懾」理論,是指擁核國擁有受襲後使用核武的能力(尤其是指受到核攻擊後仍有二次打擊的能力),故敵對國家會衡量不願承受遭受核報復的損失;在各擁核國都有相似計算下,沒有國家會願意率先動用核武,產生威懾效果。
錯判形勢可致動用核武
麗貝卡約翰遜直言,核安全不能承受核武器帶來的各種風險,主因是「核威懾須要每一次都正確」。她形容核威懾理論有效的前提,是各國擁有理性和明白敵對國家想法的領袖,但這不一定適用於每次情G,舉例指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2014年曾發表報告,探討多個因錯誤估算(miscalculation)或技術錯誤等因素導致幾乎動用核武的情G。
麗貝卡約翰遜尤其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創造了打起一場他本身不想打的戰爭之條件。她形容戰爭大部分是錯誤造成,但背後往往有結構性和父權主義的原因,故自己鼓勵借鑑女權主義的分析眼光,正視助長軍事主義和暴力的父權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