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恆星臨到生命結束周期,強烈的紫外線把圍繞茷磹P的氣體殼電離,發出朦朧的光環,形成行星狀星雲(planetary nebulae),為恆星質量流失過程提供一個肉眼可見、如「化石」般的重要紀錄。目前為止,已知的行星狀星雲,其原恆星都只有太陽質量1至3倍。香港大學的天文學者發現,太陽質量5倍以上的恆星都可形成行星狀星雲,為恆星和星系演化學說提供重要研究基礎。 行星狀星雲因其呈現的圓盤狀和行星相似而得名,實際上與行星沒有關係。港大理學院太空研究實驗室總監兼物理系教授Quentin Parker及其博士生Fragkou Vasiliki,發現一個行星狀星雲其原恆星有太陽質量5.5倍,印證太陽質量5倍以上的恆星都可形成行星狀星雲。這些行星狀星雲亦似預期一樣,蘊藏大量的氮。 此獨特例子為天文學界提供一個重要工具,重新理解恆星及星系的化學演進過程,並於國際學術研究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發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