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相對坐在電腦前噠噠噠敲鍵盤寫藝評,梁寶山近3個月更常做的是爬上爬落開箱、入箱,整理已故藝術家夏碧泉的遺物。她自言有「整理資料癮」,從大堆資料中整理出故事,下一步打算編一本《何慶基藝評集》,從早期藝評人何慶基的稿件,整理出本土意識的變遷。 近月整理藝術家夏碧泉遺物 夏碧泉700呎老家堆滿眾多展覽目錄、畫作、照片與垃圾,其家人向「亞洲藝術文獻庫」捐出逾300箱遺物,文獻庫整理了3年。梁寶山在過去3個月到此做兼職,一周三日在這埵洵B遺物、排序號、入資料,遺物中有民革時的人民畫布、冷戰時的英文書,另有大量照片。這是外人看不見的深耕細作,她說整理資料是人文科基本功,文學、藝術、歷史都離不開從大堆資料中理出故事。 她早前編了一本《香港藝術家故事—1998年訪談手稿》,26篇藝術家故事折射社會在回歸前後的集體徬徨,下一步打算編《何慶基藝評集》,整理文化學者、早期藝評人何慶基的稿件與資料,因何曾在1990年代的居港權爭議時談論港人排外情緒,她欲藉此探討那時的「本土」,整理本土意識的變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