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為促進香港漁業發展,漁護署計劃在香港東北水域放流1.2萬條紅斑及4000條石蚌幼魚,當中會為部分幼魚植入印有政府熱線1823等資料的標籤;另外,署方亦會首次試驗利用聲學遙測技術追蹤幼魚,以評估放流成效。不過,有漁民團體稱署方宣傳不足,「漁民不知標籤有何作用,抓到都會拿去賣」,質疑計劃成效。
東北水域增殖放流 幼魚植標籤
漁護署由本周三開始,一連兩日進行增殖放流。該署指出,放流的紅斑和石蚌均為具商業價值的本地物種,惟種群數目在過去數十年間減少。該署指出,香港東北水域有適合紅斑及石蚌棲息的天然岩礁、巨礫及人工魚礁,可為幼魚提供合適生境及保護,亦能提供足夠食物。漁護署曾在該水域發現紅斑及石蚌,顯示該地點為該兩種魚的天然生境。
發言人表示,這次放流幼魚來自信譽好的魚苗孵化場,並已就常見魚類疾病檢疫,確認健康良好,放流前已讓幼魚適應香港水域環境。
定期水底調查 評估成效
為評估增殖放流成效,漁護署將會做定期水底觀察調查,記錄幼魚放流後狀G。此外,該署已在部分放流幼魚的背鰭對下位置植入塑料標籤,以便追蹤監察。標籤印有數字編號、漁護署的中英文簡稱及政府電話熱線1823,呼籲若捕獲植入標籤的紅斑或石蚌,記下捕獲日期及地點等資料,並致電通報漁護署。
本港海洋受到過度捕撈及水質污染等影響,漁業資源過去數十年持續下降,漁護署自1996年起,在本港水域投放人工魚礁及放流魚苗,為海洋生物提供保護居所,至今投放人工魚礁673座,體積共約18萬立方米,約等於72個標準泳池容量。該署的海底監察結果顯示,逾220種魚類在人工魚礁出沒,而今次是首次利用聲學技術追蹤魚類。
料「好快打回原形」 業界批宣傳不足
香港漁業聯盟助理主席姜紹輝指出,放流魚苗已生長至半斤以上,「已到了可出售的體積」,漁民及市民釣到都不會放回海,預料「個海好快會打回原形,即係無晒魚」。另外他批評計劃宣傳不足,漁護署早前向漁民團體提及會放流魚苗,但拒絕透露詳情,漁民普遍對植入標籤計劃認知不足,變相削弱計劃成效。
生態教育及資源中心科學事務經理張瑪珊表示,外國已利用聲學遙測技術追蹤洋生物多年,植入魚類的標籤內藏微型儀器,可以放出聲納,而聲波可在水中遠距離傳送,利用對應的接收器,就可追蹤到魚類位置,但有一定距離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