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養孩子不求回報,甚至可不自視為母親。成長於小康之家的機艙服務員林敏澄,在印度看見赤腳兒童在街流連,因此她9年來助養8名兒童。助養金佔一成月薪,但她不求成為受助孩子的媽媽,只冀將來與孩子見面時,聽到他們叫她的名字。 空姐睹印度童赤腳埽 生助養念頭 31歲的林敏澄一直感到幸福,在學時已想助養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她憶述有次因公幹到印度,看見滿街赤腳小孩,甚至一家人睡在街頭。敏澄形容他們眼神空洞,且沒人理會。於是她2011年助養首名在非洲的12歲男童。去年5月及7月,她再經國際培幼會助養兩名中國及5名柬埔寨兒童。 敏澄笑言當時「想做就做,沒有考慮太多」,現時她每月約花2000元助養,佔薪水約一成。她不認為負擔很重,只要少買衣服、減少不必要開支便可。 寫信寄全家福 孩子畫畫回覆 敏澄每隔約3個月便向小朋友寫信,又會寄上她與父母等家人的全家福,讓孩子認識自己,受助孩子因語言不通或年紀太小,多以畫花朵、小屋等圖案回信。今個農曆新年,敏澄收到16歲的陝西男生畫的賀年圖,內有一隻穿上中國傳統服裝的小狗和一個小孩,並寫上「福」字。她說,賀圖色彩繽紛,感覺男孩花了許多心思,令她印象非常深刻,現看到顏色筆就想起那男孩,盼未來可買畫具送給他。 助養8個小孩,會有當媽媽的感覺嗎?敏澄覺得不盡然,但時常想知孩子近G。她說,孩子在信中會稱呼她「Agnes」,而非「媽媽」。敏澄至今仍未與助養的8個小孩見面,她非常期待這一天。她說,見面時小孩只需呼喚一聲「Agnes」及介紹自己,她便心滿意足。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