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共實施114次發射任務,中國航天以突破歷史的39次發射首次獨居世界第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3日在兩會「委員通道」應詢表示,中國今年準備發射嫦娥五號,實現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此次採樣結果將為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三個任務奠定基礎。明年將發射火星探測器,實現火星環繞、茬骨M巡視探測。
針對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的進展,吳偉仁透露,玉兔二號月球車已於2月28日10時51分自主喚醒,中繼前返向鏈路建立正常,平台工況正常,目前正在進行狀態設置,按計劃開始第三月晝後續工作。這段時間取得很多科學數據,中國會向國際開放。
「中國探月工程進行很順利,國際上對月球的探索共有120多次,中國進行了5次,但表現出幾個特點。」吳偉仁說,「我們起步晚,但是我們的起點高,我們的投入資金少,但成果產出高,我們發射的次數少,但每次都成功,實現了5戰5捷!」
將首次月軌無人交會對接
吳偉仁稱,中國今年準備發射嫦娥五號,實現在月球採樣返回,中國因此有可能成為美國和俄羅斯之後第三個採樣返回的國家。這將有望實現中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茪踽[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記者日前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了解到,「嫦五」後續基本明確有三次任務: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月背還是正面將根據嫦娥五號採樣情況來確定;嫦娥七號計劃在月球南極,對月球地形地貌、物質成份、空間環境進行一次綜合探測任務;嫦娥八號除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
全年實施30餘次宇航發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稱,今後,中國航天的表現將會更加精彩。集團公司宇航發射繼續開啟「30+」模式,計劃全年實施30餘次宇航發射,共發射航天器50餘顆。其中,長征五號乙火箭、空間站核心艙、長征五號火箭、嫦娥五號探測器、北斗衛星、高分七號衛星,以及長征十一號海上發射、捷龍一號首飛、長征火箭300次發射、鴻雁星座工程等任務尤為引人關注。
據透露,載人航天工程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已全面進入試樣研製,空間站核心艙研製工作按計劃順利實施,後續將開展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前的準備工作,為空間站建造階段全面展開奠定基礎。
吳偉仁說,世界航天已經歷一百多年,中國航天也經歷了六十多年,我們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和世界航天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必須加快追上。「中國對深空的探測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