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金會」最終未有成果完場,有美國前官員認為是因為「缺準備」。不過研究東北亞安全議題的嶺南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泊匯接受本報訪問時稱,這有可能是特朗普和金正恩其實都不介意核談判沒進展,皆因二人都不會為此付出多少代價。 沒進展亦不會付大代價 去年退休前曾任美國國務院對朝政策特別代表尹汝尚接受CNN訪問時批評,峰會未有成果是因為「缺乏準備」。他以自己昔日多次參與峰會的經驗指出,這次峰會不像以往有充足工作層面磋商,協議已是預先準備好的結論。張泊匯則認為未必屬此情G,他提醒由國際談判協商兩名領袖親自談判定調最終協議,各作額外讓步的做法也非罕見,他猜測特朗普想親自直接跟金正恩談一個更大的協議,只是未能建功。張認為,特朗普這次未有「妖魔化」朝鮮,談判有望繼續。 峰會外交難取實際進展 曾以美方高官身分參與六方會談的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韓磊(Paul Haenle)則認為,特朗普這次至少未有像在新加坡般作出不必要的讓步,損害盟友和伙伴的利益,但河內峰會無論如何也無法被視為成功或推進美方利益。他形容過去48小時的劇變,深刻反映特朗普偏愛的「峰會外交」無法在關鍵議題取得實際進展,尤其是無核化議題,又指如今看到新加坡峰會上美方未能從金正恩手上取得明確無核化承諾的「後果」。 張泊匯則認為,特朗普和金正恩本身都不介意峰會沒進展,皆因這不會令他們有多少代價。對特朗普來說,他已公開表明不把朝鮮視為公開威脅,又聲言跟平壤關係很好,自己不讓步朝鮮亦不會有更多動作。問題是這些說法亦令金正恩有錯誤期望,而要求全面解除制裁,但這是華府不可能接受,因為一旦同意,美方再無手段推動朝鮮棄核——「經濟制裁是美國塑造朝鮮選項的主要方式」。 張泊匯推測,金正恩估算即使峰會未有成果,也不會扭轉美國現有對朝政策,「故沒什麼可輸」。他說:「倘若特朗普採取更強硬的方式,威脅如無成果即返回舊路,金正恩或會要求少一些,造就河內峰會有些收穫。」他相信除非特朗普回復強硬,增加「談判無進展」的代價,迫使金正恩為自保而讓步,否則未來談判還是會停滯下去。明報記者 周宏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