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被欽定了4個中心,港澳深穗各自攀比,出現各種暗中較勁比併,昨日財政預算案公布香港去年的經濟數據後,深圳馬上宣布去年GDP已超越香港。其實,在內地,類似的城市間瑜亮情結不勝枚舉,在中國特色的政經環境下,這種較勁不僅為爭奪資源,還反映在官級、權限、政治待遇等多個方面。 「副省級市」書記市長屬「中管幹部」 內地政府架構為中央—省(直轄市、自治區)—市(地區)—縣(區)—鄉(鎮)5級,但在一些省內,還有「副省級市」,這類城市雖仍屬省轄,但其黨政首腦級別卻是副省級(副部級),其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市長、市政協主席職務屬於「中央管理的幹部」(中管幹部),任免須中央審批。現有15個副省級市為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這些城市又稱計劃單列市,即在中央各類計劃中將其單獨與各省並列。 廣州深圳爭龍頭多年 設立副省級市,當初的本意是有意更好地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故這些城市的多為經濟較為發達的省會或港口城市。但也製造了很多省份在發展重點、資源投放、官員晉升方面的矛盾,例如廣東的廣州和深圳,多年來就被誰是廣東的龍頭老大所困擾,深圳自成為特區外,在資源和政策上就獲中央額外關照,但廣州市在政治上卻總是力壓深圳一頭,廣東省長葉選平、朱森林、黃華華、朱小丹等都是廣州書記或市長出身,直到馬興瑞,才終於有深圳市委書記出任廣東省長,現在廣東本土勢力已經式微,穗深兩市首長都由中央空降,廣州的經濟發展水準也與深圳叮噹馬頭,瑜亮情結仍未稍減。 馬興瑞任深圳書記時,廣東省委副書記(僅次於省委書記、省長的第三把交椅)由他兼任,馬升任省長後,由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兼任,任調走後,現在又由深圳書記王偉中兼任。在大灣區內,穗深之爭還會持續。 類似的雙城記,在遼寧省的瀋陽與大連之間、山東省的濟南與青島之間、江蘇省的南京與蘇州之間、浙江省的杭州與寧波之間,都在上演。除寧波外,大連、青島、蘇州的經濟實力都把省會比了下去。在只有一個副省級市的省份,也並非沒有競爭,例如,陝西省會西安的龍頭地位無可置疑,但延安因屬革命聖地,政治待遇與其看齊,兩市書記都是省委常委。 最尷尬的是福建,廈門是副省級市,省會福州卻不是,這與廈門是經濟特區有關,但福州的經濟實力卻遠超廈門,而福建省經濟的龍頭卻既非廈門亦非福州,而是泉州。但在福建省委常委班子中,福州和廈門兩市書記都是當然成員,泉州書記卻極少入常。近年,福州政治地位已凌駕廈門,近兩年福建省委副書記都由福州書記兼任,大概也與習近平曾任過該職務有關。孫嘉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