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諸葛亮在《三國演義》的形象是足智多謀、通天曉地、能斷吉凶。近代有名的文學家魯迅認為小說堛瑤捃神G是「智而近妖」。那麼歷史上的他又是怎樣的人物呢?
三顧茅廬
諸葛亮,字孔明,生於東漢末年的徐州琅邪郡,後遷到荊州,隱居務農。儘管如此,學識淵博的他仍然遠近聞名,人稱「臥龍先生」。諸葛亮27歲時,劉備來到荊州,尋訪人才幫他推翻控制東漢朝廷的曹操,當地名士紛紛向他舉薦諸葛亮。劉備親自前往諸葛亮在隆中的住處,請求他出山相助。可是,他兩度拜訪都無法見到諸葛亮,劉備求才若渴,不肯放棄,終於在第三次拜訪時與諸葛亮會面。
諸葛亮在會談中向劉備分析當前形勢,指出曹操佔據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地廣兵強,故不可與其爭鋒;孫權牢牢據守江東,也不應與他為敵,反要與他結盟抗曹。諸葛亮建議劉備先佔荊州,再奪取益州,作為日後恢復中原、振興漢朝的基地。劉備非常欣賞這個「三分天下」的說法,邀請諸葛亮任其軍師。
不久,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被孫、劉聯軍打敗,劉備先後取得荊州和益州,諸葛亮當初設計的三足鼎立局面果然實現了。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三足鼎立後依然攻伐不斷。每次劉備出征,諸葛亮都鎮守後方,籌集糧草,調遣軍隊。更重要是,諸葛亮在益州發展農業生產,賞罰分明,使民生安定、政治清明。後來,曹操的兒子曹丕廢黜漢朝皇帝,建立魏國,劉備在益州稱帝,延續漢朝,並封諸葛亮為丞相,史稱蜀漢。孫權則在江東建立吳國。
劉備臨終前將兒子劉禪交託給諸葛亮輔佐。劉備說,假如劉禪能力不足,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不過諸葛亮一片赤誠,表明會誓死效忠,不辜負劉備重託。劉禪繼位後把諸葛亮視若父親,大小事務都仰賴諸葛亮,諸葛亮亦悉心輔佐幼主,他還寫作了著名的前後《出師表》,勸導劉禪虛心納言、親賢遠佞。
諸葛亮多次率軍出征,先平定蜀漢後方的少數民族叛亂,再北伐曹魏。出於軍事需要,他還做了多項發明,流傳於世。譬如經他改良的弩,稱為諸葛弩,一次可以發射十支鐵箭,大大增加殺傷力。諸葛亮又設計運輸軍糧的木牛和流馬,不但增加運載量,而且方便在山地行走。還有饅頭一詞的起源,據說與諸葛亮有關。當年諸葛亮南征,為改變南蠻用人頭祭神的習俗,用藏有肉餡的包子充當祭品,稱為「蠻頭」。
精明能幹的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途中病倒,死於軍中。蜀軍撤走以後,魏國主將司馬懿檢查蜀軍遺留的營寨,發現一切井井有條,感嘆說:「諸葛亮真是天下奇才啊。」他用生命實踐了他在《後出師表》中對自己的期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想一想
諸葛亮聰明能幹,為何要盡心盡力地輔助劉氏父子,而且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
■延伸動畫:教大「看動畫.學歷史」,eduhk.hk/chihistoryanime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助理教授許國惠博士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3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