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科技日益昌明,連藝術創作亦會使用機械或融入相關元素。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準備在未來3至5年設立機械實驗室,協助學生創作。另因應跨學科趨勢,學系來年亦打算整合科目作跨媒介創作。 今年1月新上任的視覺藝術院總監黎力誠(Louis Nixon)表示,現時不少藝術均會利用機械協助創作,「可以更好表達創作概念」,又說外國不少藝術學院會設立機械實驗室。學院早前購入小型機械臂供師生使用,使用者可透過附設的遙控器或下載應用程序,控制機械臂繪畫圖像。 未來3至5年內可完成 學院助理教授及本科課程總監李泳麒解釋,成立機械實驗室的作用有三,其一是有助相關研究;第二是「如做大型作品,或非常微細的作品,人手較難做到」,機器則可突破此限制;第三則可助大量生產作品。李透露學院正計劃成立機械實驗室,期待未來3至5年內可完成,但暫未知需投入的金額以及所需購入的機器。 合併科目跨媒介創作 除成立新實驗室,李泳麒表示學科上一直有整合,以配合社會發展及學生需要。他指現時跨學科為大趨勢,學院亦考慮下學年將部分科目合併,一科教導不同媒介創作,舉例如將篆刻與雕刻合併作一科,學生便可同時學習兩個創作技巧。 除此之外,學院為加強學生專業培訓,兩年前提高主科的比例,由60個學分增加至84個學分,佔本科比重達66%。其本科課程提供兩大主修領域,分別是藝術及媒體創作,以及工藝及設計。 藝術及媒體創作方面,其範疇包括繪畫與油畫、中國藝術、媒體藝術及雕塑;而工藝及設計的範疇包括平面設計、玻璃及陶藝、產品設計及體驗設計。李泳麒稱因希望加強學生培訓,故學院將主修科比例提高,而學生的畢業證書上亦會列明其主修科。他說學生在第3年始需要選定主修科,有一定時間考慮。 另為鼓勵學生就讀,浸大視覺藝術院早前推出獎學金計劃,如在文憑試中考獲28分或以上,可獲4年學費全額資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