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獨立劇團好戲量比C AllStar更早踏足旺角西洋菜南街表演,是該處首批表演者。好戲量形容,2003至2008年演出期間是菜街的公共空間「蜜月期」,劇團與商戶相處融洽,獲借貨倉擺放演出道具,又獲贈香檳與觀眾同賀節日,但當街頭表演的核心價值由「分享」變為「霸佔」,這堛漯簅t空間隨之變質。 2003年的SARS、23條立法討論令當時仍為大學生的好戲量成員跳出劇場,將戲劇和社會議題帶進街頭。好戲量主席賴恩慈說,當時街頭表演在港仍等同「乞食」,「香港沒有前人,我們所謂一群pioneer(先鋒),(表演前)先查法律和《基本法》。」她說,當時行人專用區每天開放,故劇團每天在銀行中心或戲院外表演,冀將戲劇做到雅俗共賞,「整條街是空的,沒有『寬頻檔』,偶爾有人來彈結他」。 好戲量助理藝術總監馮世權上周重返菜街演出,令他憶起當年在菜街表演的「蜜月期」,「有商店開放貨倉讓我們擺道具,我們去附近餐廳獲送飲品,商店很想我們在店外表演,因為可聚集人流。」 他形容「殺街」等同剝奪了其藝術生命一部分,「公共空間的藝術反映藝術的包容性、創作空間,若被抹殺,我們是否躲入劇院,台、燈、聲齊全才能做戲?」賴恩慈認為,菜街開始變化源於拒絕溝通的團體出現,「最明顯的是大家心目中的『大媽』,以鬥大聲為目標,欠溝通而帶來的競爭只令持份者受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