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瑪麗醫院發生「毛霉菌奪命」逾9年後,再揭藥物含霉菌,一名已死亡的30多歲淋巴瘤女病人被驗出糞便含毛霉屬真菌,瑪麗翻查其服用的16種藥物,在病人獲處方但未開封的「易消達(Enzyplex)」抽取30粒藥丸,結果全部含紅麴霉菌,但與病人糞便所含霉菌不同類。衛生署正抽驗易消達,但未要求回收,萬寧、百佳及屈臣氏昨晚回覆已安排下架。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現停止向淋巴瘤、白血病、正接受化療的癌症病人處方該藥物是合理做法。
檢測已死病人 揭含紅麴霉菌
醫院管理局昨公布,瑪麗發現病人服用的一種消化藥物易消達,帶有紅麴霉菌(Monascus),涉事病人早前因本身疾病逝世,其體內並未發現感染該種真菌。據了解,該病人為30多歲淋巴瘤女病人,本月7日去世。瑪麗醫院行政總監陸志聰表示,該藥物由瑪麗提供,相信病人去世與藥物含菌無關。
袁國勇倡停向癌病人處方
袁國勇說,院方在病人離世後,按其感染情?做一系列檢測,在其糞便樣本中,發現毛霉屬(Mucor)真菌,該菌主要在鼻竇及肺部,甚少在腸道發現,因此檢驗病人服食藥物。病人生前共服16種藥,只有易消達現紅麴霉菌,化驗人員再檢驗10樽未開封的易消達,每樽抽取3粒,即共30粒藥丸檢驗,結果30粒均含紅麴霉菌。
百佳萬寧屈臣氏下架 醫局今緊急開會
袁國勇又說,病人體內真菌與藥物含菌不一樣,但醫院檢驗的藥物批次,與病人所服批次不同,事件有待調查,合理做法是停向淋巴瘤、白血病、正接受化療的癌症病人處方該藥。醫管局表示,過去5年沒任何公立醫院病人曾經染紅麴霉菌,局方將於今日召開傳染病及緊急應變中央委員會會議。
印尼生產 或製造時污染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估計,污染可能在製造時已出現,因運輸、儲存時,該藥已封口,難再污染。他又說,衛生署及醫管局在引入或購藥時都會分別再抽查,但未必「抽得中」。
衛生署表示,易消達藥片含維生素及消化J,用於腸胃不適,屬非處方藥物,產品在印尼生產,供應醫管局、壎芵p、本地私家醫生、藥房及藥店。據其香港代理商「耀南洋行」網站,藥物在萬寧、屈臣氏、百佳等有售,每瓶為30粒裝或100粒裝,售價約80元至近200元。
衛生署藥物辦公室已抽取產品樣本檢驗,以確定產品有否超出藥典就霉菌及酵菌含量的規定,檢驗需時5至7天。萬寧回應稱,已茪潀w排下架;百佳超級市場及屈臣氏回應稱,會將相關產品暫下架。
瑪麗醫院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爆發「毛霉菌奪命」事件,8名癌症病人服帶菌「別嘌醇」後死亡,該藥被驗出含菌超出國際標準,生產商歐化藥業被判罰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