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起寫明報專欄 終章:精神不滅才是永恆

[2018.06.06] 發表
在簡而清的邀請下,林燕妮1973年6月22日開始在《明報》撰寫專欄,首篇開宗明義寫欄目「懶洋洋的下午」的由來。

【明報專訊】一代才女林燕妮1973年6月起在《明報》寫專欄,首個專欄欄目為「懶洋洋的下午」,其後在文壇奠定散文作家地位。自其家人離世及本身患重病以來,林在專欄不時談及生死,昨日見報「寂寂燕子樓」專欄內提及「夢見死亡」,她生前留下、今日見報的最後專欄以〈我又見到永恆〉(刊D5時代版)為題,提到精神不滅才是永恆,「紅塵總有別,揮揮手,抬眼看,我又見到了永恆……」

首篇:最大願望保持自由靈魂

與查良鏞(金庸)稔熟的林燕妮曾提及,當年作家簡而清邀請她在其外遊期間代寫《明報》專欄3個月,她首個專欄在1973年6月22日刊載,提到她喜愛爵士樂女歌手Morgana King的歌Lazy Afternoon(懶洋洋的下午),也談及愛情和「我想我最大的願望是保持一個自由的靈魂」,而創作對她而言「相當自在」,以及適合她不愛隨波逐流的個性。

談生死談愛情談家事

林燕妮專欄題材內容多樣,愛情、職場、社會和家庭等都有觸及。她曾在訪問中提到,寫稿時愛在原稿紙噴香水,「噴了才寫,自己寫的時候可先行享受一下」,撰寫專欄多年也曾經脫稿,說查良鏞「縱容她」讓她一直寫下去。自從胞弟林振強等家人去世後,她不時會寫家庭軼事。

走到人生下半場,林燕妮曾經參禪,也多談及生死,今日跟讀者告別的文章以「永恆」為題,「別人看我,何等精彩,何等燦爛,我看別人,明白一切盡在流光之中,時間不由我操控,但可以憑一支筆,留住永恆,但願大家也一樣,享受愛,享受永恆」,「為什麼總要將人的生死劃下界線,肉身消失沒關係,精神不滅才是永恆」。她在「寂寂燕子樓」專欄告別,「如果有一天,燕子樓空,不用驚訝,莫問佳人何在」。

更多港聞
紅磡站月台紮鐵 承建商判未註冊公司 剪短鋼筋工人 被指穿禮頓制服
【明報專訊】港鐵沙中線紅磡站擴建月台層板工程被揭有鋼筋接駁位造假,港鐵今午將舉行記者會交代,涉事工程總承建商「禮頓建築」至今仍未回應。本報綜... 詳情
【明報專訊】港鐵今午2時將舉行記者會交代「造假」事件。據了解,港鐵高層於事件曝光後召見禮頓,另消息人士稱事件2015年發生後,港鐵已做足檢核... 詳情
手語如母語  雙親失聰幼教生盼助同途人
【明報專訊】向父母拋擲紙巾,一般人或會斥責為人子女的不禮貌,但對於雙親均失聰的朱寶玲,卻是在遠處「呼喊」父母的不二法門。儘管寶玲為健聽者,但... 詳情
【明報專訊】雙親皆失聰的朱寶玲,因父母與一般人溝通較為困難,21年來,小至打電話,大至選學校,她往往要獨自處理,家長日亦要擔任翻譯角色,笑言... 詳情
港大生訪200舊樓研?房困局
【明報專訊】香港劏房愈來愈細,呎租卻愈來愈貴,租戶還要承受「水電濫收」等困擾。這問題成為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博士研究生梁嘉敏的論文題材,她為做...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