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手記﹕你想要怎樣的人生?
【明報專訊】侄兒今年中四,尚算乖巧,但成績令人憂心。「我想我應該無法升讀大學了。」他說。我感到扎心,問題不在「讀」或「不讀」,問題在於他不認識自己。有些人不是讀書料子,大可按才能向其他方面發展;有些人明明能讀,卻因挫折而輕看自己。作為姑姐,我竟比他更相信他的能力。
坊間常說要「生涯規劃」,我回想起中學懵懂的歲月,那時有想過做記者嗎?絕對沒有。起初我想讀心理學,因為我喜歡了解人心,後來跟教授聊天,發現自己並不喜歡用科學分析人心,選科前已打消念頭;我又想似自己尊敬的老師一樣春風化雨,於是選讀大學中文系,決意做中文教師,還為此與家人吵得面紅耳熱。但結果,我成為了記者。結局不似預期,我的生涯規劃錯了嗎?
至少到今日為止,我未曾後悔。生涯規劃並不是「我想要讀哪個系」或「我想要做哪種職業」,而是「我是誰」及「我想要怎樣的人生」。認識自己是當中最重要的環節,雖然我最終沒有修讀心理學或當教師,但在尋索思考的過程,我清楚了解自己的興趣及能力所在。仔細回想「心理學家」、「教師」及「記者」這三個職業,都有共通點,就是內藏人文關懷,它們都是面對人群、守護人群的行業。明白自己的追求,無論日後我是否留在傳媒界,我仍有辦法選擇合適的道路。
世事常變,學位會貶值,政局會動盪,市場會萎縮,科技會取代人力,五年、十年後的社會是怎樣呢?對於未知的未來,我唯一感到確切的,只有我自己。同學如能認識自己,自然何時何地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文:Karen
[明路—生涯規劃 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