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識事﹕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變化

[2017.10.12] 發表

【明報專訊】◆資料A

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變化(半年結)(見圖)

.資料解讀.

資料A顯示近10年,本港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反覆下跌。同學演繹上述數據時,必須指出總體趨勢、一些最突出之處。資料提供的是「有信心」、「無信心」及「淨值」3個走勢,故同學答題時,必須充分利用這3項數據。

◆資料B

回歸20周年適逢政府換屆,《明報》7月1日訪問213名遊行人士及161名參與慶回歸活動的人士,了解他們對一國兩制實施情况及對新特首的看法。近半受訪遊行人士對未來5年一國兩制「不走樣」完全無信心,以0分為完全無信心,10分為非常有信心,平均只有2.2分,當中評0分的佔49%,慶回歸人士評分亦只得3.6分。對於新任特首林鄭月娥未來的工作,受訪市民整體的信心評分不足4分,對她在修補社會撕裂方面信心最不足,平均分僅3.2分。

問及回歸20年來對中央落實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方面的滿意度,受訪遊行人士中98%表示不滿或非常不滿,比2016年增加約4個百分點。慶回歸人士中,表示不滿或非常不滿的佔16%,比2016年增加約10個百分點。至於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的慶回歸人士則有42%,較2016年減少27個百分點。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分析指出,林鄭月娥剛上場,相信不少市民抱持觀望態度,致對其信任評分偏低。他指出,林太當選後釋出一定善意,「至少口頭上是善意,但實際上有無行動,例如開放公民廣場呢?仍待觀察」。他又指出,近年社會撕裂嚴重,部分市民或擔心短期內未必能改善,故對林鄭月娥修補撕裂方面評分較低。

資料來源:《明報》,2017.07.02

.資料解讀.

資料B雖然以文字方式呈現,但當中提及不少數字及數據,故同學回答相關題目時,仍需要運用數字及數據的演繹技巧。資料B的重點在於不同類型人士在同一問題上的不同看法,顯示出他們立場的異同,同學必須仔細分辨。

■問題及答題指引

1. 參考資料A,指出近10年本港市民對一國兩制信心的變化。(4分)

資料A的數據相當清晰,清楚呈現了3項本港市民對一國兩制信心變化的資料,包括「有信心」、「無信心」及「信心淨值」,同學必須清楚指出3項數據的變化及當中的關係。而所謂關係,即是「信心淨值」的數字,從資料可見,對一國兩制有信心的市民比率下降,無信心的市民比率上升,加上其淨值下跌,可見香港人普遍對一國兩制信心下跌。因此,要清楚說出香港人普遍對一國兩制信心下跌,必須能指出其淨值下跌。

2.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分析3個導致以上變化出現的原因。(8分)

這題要求同學指出「原因」,屬於歸納題目,同學宜就資料B的內容,總結及歸納當中的原因,切忌只抄襲資料,要利用不同的角度,包裝內容,以顯示同學具有歸納及分析的能力。此外,資料B提供的只是市民最近的看法及原因,同學亦需就個人所知,援引近年令市民對一國兩制信心產生變化的事例。

新政府上場的不確定因素

適逢特區政府剛換屆,市民對林鄭月娥領導的政府抱持觀望態度。雖然新任行政長官在選舉及上任前釋出善意,但市民仍未看到其實質工作,故對她及新任政府仍有懷疑,因此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也給予較低評分。

特區政府的表現

如資料所提及,近年社會撕裂嚴重,特區政府處理部分事件的手法亦令市民擔心一國兩制受損,例如學生衝擊公民廣場一案中,政府提出刑期覆核、政府對社會或大專院校討論「港獨議題」的取態等,令部分市民覺得政府的做法損害言論自由,因而對一國兩制信心的評分也偏低。

中央政府的介入

近年中央對香港事務的處理手法,也影響了市民對一國兩制的觀感,例如在政改方面,人大提出的「8?31」決定,以及銅鑼灣書店事件中,懷疑跨境執法等,都令市民感到中央並沒有落實一國兩制中的兩制,因而影響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

文:聖貞德中學通識科教師 唐金輝

[通通識 第471期]

更多教育
概念解碼﹕共享經濟 sharing / collaborative economy
【明報專訊】共享經濟沒有劃一定義,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榮譽教授鄧淑明指出,共享經濟一般是指把閒置的資源,包括資金、房屋、汽車等物品與個人知識... 詳情
人物概念﹕當大堡礁攝影師  港男覓理想工作
【明報專訊】常說香港人很忙,有人忙着花數十年供幾百呎的房子營營役役;有人決心出走,尋找更想過的生活——這是梁偉峰(Sunny)的故事。他3年... 詳情
觀點與角度﹕四電一腦徵費  減廢人人受惠?
【明報專訊】政府近年大力發展生產者責任計劃,以減少都市垃圾量。全港每年產生約7萬公噸廢電器電子產品,政府計劃2017年第三季分階段推行廢電器... 詳情
遊日本 乘火車 嘗便當
【明報專訊】日本的鐵路文化可說是世界知名,複雜的鐵路網絡及各種特色列車,吸引不少鐵路迷慕名前往參觀呢!乘搭日本火車,當然少不了要品嘗一下鐵路... 詳情
一map美食:鐵路便當 旅途添滋味
【明報專訊】鐵路便當源自日本,又稱為「駅弁」(ekiben),指在車站或列車上出售的便當。日本鐵路便當大多是冷食,以米飯、冷麵等為主,食材均...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7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