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剛滿67歲、被視為中南海大內總管的中辦主任栗戰書,是十九大晉升政治局常委的熱門人選。栗戰書的家族不僅具有深厚的紅色背景,他本人還曾與國家主席習近平同級共事,兩人有深厚淵源。栗戰書主政貴州時,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等,更被納入習近平思想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他不僅擁有主政基層縣(河北無極)、重點市(陜西西安)和兩個省(黑龍江、貴州)工作的經驗,也有中央部委(中央辦公廳)一把手的履歷,實際上已握有進入中共最核心決策層的入場券。明報記者
2008年前後,河北西柏坡紀念館一號展廳低調地在首塊展板上佈置了一個在過往中共黨史未被重視過的縣級革命展區。文字介紹「平山縣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早期領導人主要有:于光漢、栗再溫、王昭」。栗再溫即是栗戰書的四叔祖。
西柏坡1948年曾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若說上海見證了中共從無到有、遵義見證了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那麼西柏坡則見證了中共建政前的歷程。西柏坡紀念館更被視為中共高層人事變動的晴雨表。知情人士向明報記者表示,該展板佈置很大程度上是看好栗戰書,當時他已出任黑龍江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2010年,栗戰書從黑龍江省長任上「空降」貴州出任省委書記。此前的貴州經濟、教育以及投資建設等均處於全國墊底的狀態,且黨政班子互不賣帳,也不團結。中共高層曾試圖解決這一問題,但成效甚微。知情人士表示﹕「一把手二把手關係非常緊張,所以中央空降了栗戰書、趙克志組隊搭建了新的班子。事實證明兩個人搭建的班子重新營造了當地非常好的政治生態。」
教育落後是西部經濟發展的軟肋,但在栗戰書主政貴州期間,高等教育入學率從2009年的13.8%增長至2012年的25.5%,增長近一倍,接近全國平均值30%的水平。這或許與栗戰書家族重視教育及個人喜好學習有關。據《尋找平山團》一書記載,栗戰書的曾祖父栗有才在1927年與平山地主簽訂地契時,因不識字被騙去幾十畝地鬱鬱而終,臨死前曾告誡後代要讀書,其後栗戰書祖父及父輩均重視教育甚至建起學堂供村民讀書,家族中既有大學生也有各行業的專家學者。而栗戰書則畢業於石家莊地區財貿學校物價專業。工作期間又在河北師範大學讀夜大,中央黨校、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社科院研究生院、哈工大學習,並取得碩士學歷。
2010年10月底,剛履新貴州的栗戰書在貴州省委十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上發表講話,提出「紮實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這段內容與兩年後的中共十八大報告中的「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後來習近平在許多場合也多次提到「五位一體」的提法不謀而合。分析人士指出,栗戰書能夠從貴州進入中央,主要的政績均來自於上述提法落實在實際工作中。
2010年底,栗戰書又提出工業強省戰略。這使得近年來貴州經濟的高速發展,除仰仗於國家基建的大規模投資之外,更多的則源於可長期持續提供效益的工業製造業。據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年報,2009年貴州省生產總值為3912.68億元(人民幣,下同),2012年增至6852.20億元,增長近一倍,工業生產總值則從2009年的1252.67億元,增至2217.06億元。除推動工業發展外,2010年12月,栗戰書帶隊赴京與國家旅遊局簽署旅遊備忘錄,將貴州發展成旅遊大省。翌年兩會期間,栗戰書向中外記者力推貴州旅遊,稱貴州的山水「抬頭張家界(多山嶺),低頭九寨溝(無平原)」。知情人士評價道﹕「從這一點來看,栗戰書和他的搭檔、繼任者趙克志功不可沒,是非常了不起的。」
2012年7月,栗戰書調任中央辦公廳常務副主任。同年9月接替令計劃升任中央辦公廳主任,11月15日十八大一中全會上,習近平當選中共總書記,栗戰書同時晉升為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被視為大內總管的栗戰書,和被視為大內高參的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也成為習近平的左右手,常陪伴習近平外訪或考察,消息指關於習的新聞稿和圖片,事先都要經栗戰書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