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活動為6至12歲學生而設,今年有超過1000名小學生參加,齊齊化身小小化學家!
■實驗一:誰是維他命C冠軍(圖一、圖二)
1. 用滴管量度藍色液體分量,再滴進4支試管中,每支試管的液體分量相同,均為15毫升
2. 以不同顏色的小膠圈標記每支試管將用作測試哪種果汁,以免混淆結果
3. 將要檢測的4種果汁,分別逐滴加入4支試管,並數算所加滴數
4. 每支試管宜先加入3滴果汁,以免過量,並以手指持續彈一下試管,令果汁與藍色液體混和
5. 記錄每支試管分別滴入多少果汁,才令藍色液體變成透明
實驗一
藍色液體為碘澱粉溶液,當遇上維他命C,其顏色會逐漸變淡
結果(圖三)
實驗小貼士
● 若4支試管的碘澱粉溶液分量不同,會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度
● 以手指彈試管,混和果汁及碘澱粉溶液,可避免搖晃試管時令液體濺出
營養知識
● 新鮮橙汁只需8滴便令碘澱粉溶液變透明,即維他命C含量在4種測試果汁中最豐富
● 今次實驗的包裝橙汁,由新鮮橙汁製成,故維他命C含量較高
● 包裝檸檬汁由化學物質製成檸檬汁的味道及顏色,只含小量維他命C,故購買飲品時宜細閱成分標籤
■實驗二:蔬果營養大比拼(圖四)
1. 準備8種蔬果切片,包括橙、紅椒、薯仔、檸檬、提子、蘿蔔、青瓜、蘋果
2. 分別以試紙按在各塊蔬果片上的濕潤部分10秒
3. 觀察試紙變色的深淺程度,作出排序
實驗二
原理
試紙含有特別物質,接觸蔬果片後顏色愈深,即其維他命C含量愈多
結果
令試紙變得最深色的是紅椒,其次是橙及檸檬
實驗小貼士
實驗期間,有學生不小心令薯仔片接觸到橙片,故薯仔也把試紙變得深色,這結果是不準確的,做實驗時要小心啊!
營養知識
● 蔬果味道愈酸不一定等於維他命C愈多,例如測試中的紅椒比味道較酸的橙和檸檬,含更多維他命C
● 部分蔬果只含小量維他命C,但各含不同營養,例如薯仔澱粉質豐富,故應保持均衡飲食
■實驗三:健康彩虹(圖五、圖六)
1. 根據燒杯上的刻度,倒入20毫升純果汁,再加入20毫升清水混和
2. 將該杯混合物倒出20毫升至另一個燒杯,並加入20毫升清水混和
3. 重複上述步驟,觀察經過多少次稀釋,液體才變得無色及無味
實驗三
原理
色素是看得見的物質,有些物質看不見如氣味
結果
果汁稀釋至第6杯時失去氣味,第8杯時沒有顏色
實驗小貼士
果汁含有看得到和看不到的物質,顏色及味道不一定同時存在,須細心觀察
營養知識
● 稀釋了的果汁,比原有的純果汁維他命C含量較低
● 嗅覺會影響味覺,故食物的氣味對我們嘗到的食物味道很重要
■STEM 維他命C
1. 問︰蔬果打成汁後,對維他命C的含量有影響嗎?
2. 問︰維他命C對身體有何作用?
3. 問︰若攝取過量維他命C,會出現什麼情况?
資料提供:巴斯夫企業健康管理部門
1. 答︰外皮保護與氧化
沒有影響,例如將整個水果或蔬菜的食用部分(包括表皮)製成的新鮮沙冰,幾乎包括其所含的維他命、礦物質、食用纖維。不過,由於打成果泥後,蔬果的表面面積增加,而且失去外皮保護,放久了氧氣會破壞當中的維他命C。
2. 答︰新陳代謝
維他命C於新陳代謝的過程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的身體需要它合成結締組織(膠原)、骨骼及牙齒。維他命C也是強力的抗氧化劑,保護生物分子免受氧化損害。在消化過程中可提高身體對植物性食物中鐵質的吸收。
3. 答︰胃腸道疾病
維他命C不能儲存於體內,當每日攝取量不超過3克,維他命C主要通過尿液排出體外,若攝取高於3克又未完全代謝的維他命C,則會經糞便排出。因此,攝取過量的維他命C可能導致胃腸道疾病,例如腹瀉。
■想一想
1. 你有做實驗的經驗嗎?實驗時有什麼需注意?
2. 除了實驗中測試的蔬果,還有哪些食物含豐富維他命C?
■關鍵詞
試管 test tube
維他命 vitamin
碘 iodine
文:曾嘉敏
圖:曾憲宗
[常識學堂 第0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