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喧囂》披露金融體系痼疾
【明報專訊】由美國資深紀錄片導演Jed Rothstein拍攝的《中國喧囂》(China Hustle)披露了美國股市中一個和中國相關的漏洞。Rothstein昨在專訪時表示﹐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讓更多人意識到金融體系的痼疾:「改變只可能從地面開始。只有當更多的公眾開始發問並尋求答案時,我們才有機會去加強監管、改善我們的金融系統。」
在片中,Rothstein採訪了眾多金融界專業人士,揭示美國證券市場無法對普通投資者提供有效保護的問題。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公司大多前景黯淡﹔同時,中國市場卻生機勃勃。由於美國投資者無法直接購買中國公司的股票,這需求讓一些金融專業人士看到契機﹐於是這些銀行家、會計和律師幫助中國公司到美國「借殼上市」,吸引了眾多投資者購入。
由於中國市場火熱,這些公司股票開始時都飛速上漲。但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從業人士通過到中國當地調查後發現,這些賬面上表現優異的中國公司,其實際經營狀況卻完全不同,甚至可被高估了數十倍!
當Rothstein質問審計、律師以及投資銀行時,他們都否認這是自己的責任。「因為他們都只根據這些公司提供的文件進行核對,根本不會真正查看!也就是說,完全沒有人為這種欺騙承擔責任!」
當泡沫爆破後,這些虛報業績的公司股價暴跌。可是從中受傷害的卻只是最普通的投資者。相反,這些上市公司已經通過IPO圈了錢,而幫助它們到美國上市的審計、律師、以及投資銀行家們則在這個過程中賺取了不菲的費用。
這種情況讓Rothstein震驚。他說:「很難想像,在2008年金融海嘯剛過去不久,金融行業又故伎重演。當中國公司用虛假數據欺騙美國投資者時,它們並不受中國政府的監管;而同時又通過一系列手續獲得了在美國上市的許可。這樣的漏洞讓它們可以在兩邊都不受限制。」
要挖掘這些公司的真相,也會危險重重。Rothstein在片中還採訪了一位到中國實地調查的研究者,他曾因為這些調查而被逮捕並拘留了3年。「我覺得正是這些人為我們了解真相作出了重要的努力。」
這部紀錄片比較受爭議的一點是片尾提到的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公司,雖然阿里巴巴並非「借殼上市」。Rothstein回應說,自己沒有指責阿里巴巴公司是「騙局」,而只是認為美國監管部門在核准這類交易前進行更多的調查,以防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