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緊張腸道會「激動」
易致腸易激綜合症
外出就餐,同吃油膩食物,別人沒事,而有些人就容易腹瀉;遇到冷空氣或吃了寒涼的食物,也容易腹瀉;當緊張焦慮的時候,腸道就更易「激動」,腹痛腹瀉難以忍受。腸道頻頻「激動」,究竟是何原因?其實,這是一種困擾都市人群的疾病 - 腸易激綜合症的表現。
腸道為何「激動」
腸易激綜合症(IBS),是一種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伴有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徵的功能性腸病,須經檢查排除可引起這些症狀的器質性疾病,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2種類型。此病在中國的患病率大概為5.67%,其中腹瀉型約占65%。
林江說,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主要表現為便前腹痛,即則腹瀉,瀉後腹痛緩解。仔細詢問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患者的病史,可以發現這一類患者經常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這一類患者在確診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就比較容易發生腹瀉。同樣外出就餐,大家吃同樣一桌菜,別人平安無事,而自己就容易出現腹瀉。有些患者平時解大便初看還比較成形,但是水一沖即鬆散不成形,這就是中醫所稱的「大便不實」。
還有些患者表現為大便黏附在馬桶壁上難以沖掉,這在中醫裡稱之為「大便粘滯」。平素易腹瀉或者大便不實,中醫認為這都是脾氣虛失於健運的表現;而大便粘滯,中醫認為其病因病機為脾虛濕蘊。
第二,這類患者對食物或者周圍環境的溫度比較敏感。某些患者一吃性味寒涼的食物就會發生腹瀉,還有些患者或因氣溫驟降或因周圍環境溫度的急劇變化(例如酷暑天從室外進入空調房間)就會發生腹瀉。對於這種因寒而發生的腹瀉,中醫認為這是屬於脾陽虛或者脾腎陽虛。
第三,這類患者的發病往往與情志因素有關,或因緊張焦慮,或因工作壓力而導致心情抑鬱不暢。中醫認為情志因素多與肝相關,無論是肝氣抑鬱或者乾木之氣亢盛,均可導致肝木之氣克犯脾土,導致脾失健運。因此中醫認為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根本病機是脾(陽)氣虛,肝脾不和。
中醫治療巧用四味藥
西醫學治療腸易激綜合症,主要採用胃腸解痙藥、止瀉藥、抗抑鬱藥、腸道菌群調節藥等,另外尚有心理和行為療法。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胃相表裡,共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是生命的根本。中醫通過辨證論治,用疏肝理氣健脾的治法,則取得較好的療效。
林江說,腸易激綜合症的病機主要是脾胃虛寒、肝脾不和,繼而又可引發肝氣郁滯,肝實乘脾,脾受肝制而運化不利。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腹瀉、腹痛等症屬於「痛泄」,明朝《景岳全書》中的「痛泄方」,用白術、白芍、陳皮、防風四味藥治療痛泄,療效很好。以此作為基本方加減,可以起到柔肝、疏肝健脾、祛風止瀉的功效,有效緩解腹瀉腹痛症狀。中醫認為,泄瀉與脾虛相關,而腹痛與肝相關,肝則與情致、心理壓力相關。因此在此方基礎上再加上「疏肝飲」,達到疏肝理氣與健脾的功效。
腸易激綜合症的腹痛、腹瀉症狀,與心理壓力相關,從現代醫學角度也已經得到證實。研究發現,人體有個腦-腸軸,大腦受壓力刺激之後,會通過神經系統,使腸道分泌激素,導致腸道出現腹痛、腹瀉等功能障礙。因此,中醫疏肝理氣健脾的治療法則也符合現代醫學的研究。
心情調理飲食避寒
林江說,針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中醫病機的特徵,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保持心情的舒暢,避免焦慮、抑鬱、躁怒等不良情緒。部分患者是因為疾病的反復發作或者對生活品質產生明顯影響,而擔心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或者今後是否會轉變為惡性疾病。對於這類患者一方面通過全面的實驗室檢查,另一方面通過和患者耐心的溝通解釋,以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擔心。
第二,對於脾陽虛證的患者,即受涼或者進食寒性食物易發作者,應注意臍腹部的保暖,同時避免或者少食寒性的食物,例如螃蟹、牡蠣、蛤蜊、海帶、小米、綠豆、綠豆芽、黃瓜、荸薺、番茄、薺菜、黃花菜、冬瓜、竹筍、茭白、西瓜、柿子、香蕉、奇異果等。
第三,鑒於脾虛濕蘊是腹瀉型腸易激綜合症的一個基本病機,建議患者平時可以有意識地多攝入一些具有健脾化濕作用的食材,例如粳米、蕎麥、淮山藥、白扁豆、薏苡仁、芡實、蓮子肉、猴頭菇、牛肉、牛肚、豬肉、豬肚、鯽魚、胖頭魚、鴨、鵪鶉、蘋果、大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