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銀行股下跌原因
上周二本欄指出加拿大四大銀行股,除了皇家銀行之外,全跌穿今年低位。跟着筆者和溫哥華《明報》總編輯林漢強兄討論到Home Capital的影響,連帶提到銀行股弱勢,藉此與大家分享一下當時的主要討論內容。
1) Home Capital的體積和按揭組合金額應該不會對加拿大信貸體系有嚴重的影響,但這是銀行股下跌的誘因。
2) 銀行股有不少能源信貸,油價下跌會使銀行股出現可能壞帳,引發銀行股弱勢。有關這點,將銀行股和原油價格走勢(圖一)併在一起,可以發覺在今年三月油價下挫的時候,銀行股亦是同樣出現下跌走勢。最近油價由54美元左右回落到48美元,正可以解釋銀行股的下跌。此外,高息能源信貸由二月高位85下跌至最近的60水平,跌幅近30%,也是跌穿了今年低位,走勢和銀行股更接近,因此用能源信貸風險解釋加拿大銀行股弱勢﹐可能最合適。
3)自去年以來,外國資金持續流入加拿大,大手買入加拿大股票和債券。但在三月,外資轉買為沽,流出加國。外資流入加拿大市場,買入的對象主要是銀行股能源股,因為只有這兩個界別才能承受起一定的金額,其他界別的流通性實在不夠。如果外資持續三月流走的情況,他們沽售對象很可能會包括銀行股,因此銀行弱勢亦可能與外資流走有關。
這點能否成立,可以等央行公布的資金流向資料作參考。
4)此外,美國總統特朗普說要拆散大銀行的投資和商業貸款業務,美國財務機構受到困擾,加拿大銀行亦會受影響。不過,加拿大銀行股明顯比美國銀行股弱勢(圖二),因此這點並不足以解釋加銀行的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