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東版(多倫多) - Ming Pao Canada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主頁    要聞     加國新聞     社區新聞     中國     國際     港聞     經濟     體育     影視     副刊    工商專業    股市行情  
即時新聞網 ·  醫事網 ·  車網 ·  樂在明廚 ·  置業頻道 ·  FAN club ·  分類網 ·  特刊專區 ·  香港股市行情
   
 
圖片
學者及地產界人士認為﹐政府簡化申請興建新屋手續﹐加大新房供應量﹐提高住宅土地的利用率﹐才是遏止過熱樓房市場之道。(明報記者攝)
放大
 

其他新聞
2車相撞1焚燒 1死2人重傷
加航特定航班經濟艙乘客 可出價競標升級機艙座位
一股寒流北極來 今起降雪連續3天
若電匯大筆款項賭場贏大錢 你的社交網站會被政府調查
大黃鴨7月來多市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要聞
 徵海外買家稅引起廣泛議論
地產界籲簡化申請建屋手續 增供應量才能令房市降溫

【明報專訊】安省財政廳長蘇善民(Charles Sousa)放風﹐有意通過徵收海外買家房產稅﹐為大多倫多地區房市降溫後﹐立刻引起社會各界廣泛議論﹐學者及地產界人士認為﹐透過上述稅目遏止熾熱的樓市﹐收效甚微﹔政府應該簡化申請興建新屋的手續﹐加大新房供應量﹐提高住宅土地的利用率。

代表7萬名房地產經紀的安省房地產協會(Ontario Real Estate Association﹐OREA)首席執行官赫達克(Tim Hudak)表示﹕「向海外買家徵稅對遏止大多地區的樓價影響有限。增加新屋供應才是冷卻過熱房市的關鍵。

「一直以來﹐安省和多倫多市兩級政府制定了繁文縟節的新屋建設審批規定﹐限制民宅開發的進度和數量﹐導致每年竣工並投放市場的民宅數量遠遠少於20年前。」

曾是安省保守黨黨魁的赫達克還指出﹕「現在大多區高昂的房價完全是因為『求大於供』導致的﹐市場上到處都上演搶『柯化』大戰﹐故當前解決普通家庭購房可負擔問題﹐只有增加供應量﹐加大向市場上投入新房的數量﹐才是唯一出路。」

赫達克還批評﹐現在省府對房屋住宅開發的管理採取「一刀切」(one-size-fits-all)做法是錯誤的﹐應該允許開發商根據不同區域開發不同房型﹐滿足不同的市場需求﹐「試想﹐如將開發多市央街夾布魯亞街的模式去開發大多市其他地區﹐顯然會產生很多問題。」

卑詩大學經濟教授Paul Kershaw於2011年起發起了一個名為「被擠壓的一代」(Generation Squeeze)運動﹐主要關注加拿大千禧代的可負擔住房問題。

他研究指出﹕「現在的年輕人要儲夠20%的購房首付款﹐最少需要15年時間﹐較1976年只需6年及2010年時需要12年都長。如房價繼續瘋狂上漲﹐那麼年輕人購錢買房的年限還會無限延長。」

在多倫多工作的28歲青年Yared Mehenta無奈說﹕「我目前擁有一份全職穩定的工作﹐也毋須負擔學業貸款﹐但仍無法圓自己的住房夢﹐因賺錢速度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難道我們這代人只能永遠成為租客一族嗎﹖」

Kershaw的研究還發現﹐現在處於20歲到40歲年齡段的人群按照其收入都無力購買房產。

他指出﹕「絕大多數人無力在大多地區置業的主因是﹐新開發的民宅大部分都是低幢住宅﹐一塊地只建一幢房產﹐只滿足一戶人家的住房需求﹔提高住宅土地的利用率﹐重點開發中密度的鎮屋、排屋等﹐可滿足更多人的住房需求。」

他還建議政府徵收「房屋空置稅」﹐增加租賃市場上的房源供應﹐減輕廣大年輕人房租壓力。

 
 
今日相關新聞
徵海外買家稅引起廣泛議論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誠聘 , 待聘 ,
房屋出租  ,  招生  , 
服務  ,  買賣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