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傘可遮陽擋雨,是家堨眾う漯垂~。古時傘稱為「簦」、「蓋」。傘不單是實用的工具,不少達官貴人和士大夫還喜以造工華麗的傘作裝飾品,象徵他們的權勢。據說連皇帝出巡都要配備黃色羅傘,暗示天子對百姓的庇蔭。 前代士夫(1)皆乘車而有蓋,至元魏(2)之時,魏人以竹碎分,並(3)油紙, 造成傘,便於步行騎馬,傘自此始。又曰,魯班之妻造之,謂(4)其夫曰:君為人造居室,固不能移,妾為人所造,能移千里之外。 ——節錄自陳元龍《格致鏡原》 卷三十一引《玉屑》 (1)士夫:年輕男子 (2)元魏:今指北魏 (3)並:通「併」,合併、並列 (4)謂:告訴 魯班是春秋時代的著名工匠及發明家,其妻子雲氏的手藝也不亞於他。相傳魯班常替人蓋房子,雲氏天天送飯給他,見他每逢下雨被淋得全身濕透,於是萌生了製造擋雨工具的念頭。她參考亭子的形狀,將竹劈成細條,然後在竹條覆上獸皮。這個工具收攏時如棍子般,張開時像蓋子一樣,成為了傘的雛形。雲氏還跟魯班開玩笑說:「夫君你造的房子不能移動,妾身造的東西卻可走到千里以外!」 早期的傘多以昂貴的絲帛造成,到東漢造紙術出現才開始改變。北魏時,魏人同樣以竹為傘柄,但他們巧妙地在竹條併上塗了桐油的油紙,使傘能防水,價格亦較絲帛廉宜。魏人認為,傘能方便他們在外步行、騎馬等,油紙傘因而漸漸普及起來。後來不少書畫家更會在傘紙上寫字作畫,油紙傘便發展成具中國特色的傳統工藝品。 ■好品德 班門弄斧 不自量力 成語「班門弄斧」中的「班」就是指魯班,形容人在善於製作各種工具的魯班門前舞弄斧頭,等同在專家面前賣弄本領,是不知謙虛、不自量力的行為。 ■小遊戲 現代詩人也喜歡以傘為題寫詩!你猜到以下的詩是出自哪位詩人嗎? 撐傘,是出發;收傘,是到家。 帶傘,是先見;掉傘,是常情。 借傘,是藉口,還傘,是有心。 共傘,跟誰呢?當心,是緣份! 提示: ?作者自稱「茱萸的孩子」 ?作品常以鄉愁為題 (答案見另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