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醫院腹鏡零件遺病人體內
【明報專訊】患急性膽囊炎的60歲男病人,去年12月5日在九龍聖德肋撒醫院(俗稱「法國醫院」)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消毒室醫護手術後點算及清洗手術儀器時,發現遺失一塊闊10毫米的腹腔鏡穿刺器活門封環蓋,經X光及電腦掃瞄檢查後才發現遺留在病人腹腔內。院方沒於發現事件後24小時內呈報衛生署,因而被發勸喻信。
3日後通報 收衛署勸喻信
涉事病人需再動手術將有關物件取出,同月13日康復出院。聖德肋撒醫院於事發3日後、即12月8日才通報事件。
再動手術取出 病人已出院
衛生署指聖德肋撒醫院沒按實務守則於發現事件後24小時內呈報,已向該院發出勸喻信,但未有證據顯示院方在房舍、人手、設備方面違反《醫院、護養院及留產院註冊條例》或《私家醫院、護養院和留產院實務守則》的要求。
聖德肋撒醫院發言人稱,涉事手術由非駐院醫生進行,事發後已向家屬解釋,經同意後再為病人做手術移除封環蓋;該院外科手術委員會已全面檢討,並成立調查小組與相關儀器公司了解事故成因,避免同類事件重演。
外科專科醫生潘冬平說,醫生為病人做腹腔鏡膽囊切除時,需經喉管「打氣」入腹內,將肚皮及腸臟等分開,騰出足夠空間做手術,另需以膠製或金屬喉把剪刀等儀器帶進病人體內施刀,喉管末端設活門封環蓋,防止「漏氣」;若是有關覆蓋環遺留病人體內,情G「少見」,病人有細菌感染風險,醫護取出喉管時應檢視儀器是否完整。
仁濟誤棄有病人資料打印帶
另外,仁濟醫院昨公布,前日接獲急症室報告一名職員於周一(6日)處理含有病人中英文姓名、身分證號碼、年齡及性別資料的化驗標籤熱轉打印帶時,當作普通固體廢物棄置,沒按程序棄置於特定顏色收集袋。院方之後得悉有關廢物已送至堆填區,無法尋回。院方評估後認為病人個人資料外泄機率極微,已通知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及向警方備案;另院方會按既定人事程序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