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軍在二戰中殺害約600萬猶太人,為人類史最慘烈屠殺事件之一。惟新一代對二戰大屠殺歷史欠了解,不少人到訪大屠殺紀念館時不忘擺出誇張甫士拍照。有作家將這些照片與集中營的照片結合,盼反思看待歷史應有態度。
居於德國的以色列作家沙皮拉(Shahak Shapira)上周四(19日)推出Yolocaust網站,從社交網挑選12張在德國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或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拍攝的照片,相中人在紀念碑之間做瑜伽或拋球等動作,但只要將滑鼠掃過照片,相中人背後的紀念館便會消失,背景換成二戰時集中營的舊照片,當時被迫害的猶太人與今人的愉快神情形成強烈對比。沙皮拉說:「我覺得人們需要知道他們實質做了什麼,或其他人如何詮釋他們的行徑。」他擔心年輕一代未能了解紀念二戰的意義,重蹈覆轍:「柏林的大屠殺紀念碑不是為了猶太人或受害者,它是未來世代的道德指南針。」
大屠殺教育信託基金行政總監波洛克(Karen Pollock)稱,會與到訪各大屠殺紀念館的年輕人談及應有行為,亦歡迎就拍照問題討論,但認為不應深責以不同方式體驗歷史的新一代,而是應跟其討論反思如此拍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