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一直將保美國工人飯碗掛在口邊,稱不在美國設廠但想在美銷售商品的企業都要付重稅,迫使企業在美國設廠。不過,分析指出,特朗普此舉雖然能令製造業職位短期增加,不過反而可能加速機械自動化(Automation),令美國更多工人失去飯碗。自動化對美國藍領威脅比墨西哥工人更大,可是高舉保護主義的特朗普卻置若罔聞。
特朗普當選後不時在Twitter攻擊海外設廠的企業,亦跟不同企業高層會面,游說他們創造就業。美國冷氣機製造商開利(Carrier)去年11月跟特朗普開會後,其母公司United Technologies (UTC)行政總裁海斯(Greg Hayes)稱保留開利於印第安納州工廠的750個職位。然而海斯接受CNBC訪問時承認,機械自動化最終會因為運作成本低,在競爭力挑戰中擊敗以勞力換取薪金的工人。海斯說:「我們會在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工廠投資1600萬美元(約1.25億港元)推動機械自動化,降低營運成本保持競爭力……這最終會減少一些職位。」
職位流失 機械化影響遠勝外判
早有不少專家警告,自動化浪潮將威脅人類飯碗。麻省理工勞工經濟學家奧托爾(David Autor)等專家認為,工廠引入機械自動化對減少製造業職位的影響,較外判工作到其他國家或貿易協議大得多,而且非製造業職位最終也可能難以倖免。美國巴布森學院教授達文波特(Thomas H. Davenport)本月便在《哈佛商業評論》撰文,分析為何特朗普不斷在Twitter吹噓保就業,但卻從不提自動化的威脅。
達文波特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特朗普可能對科技一無所知。他除了智能電話外鮮有接觸其他科技,其家族經營的建築、房地產、酒店及度假村業務,不屬於應用複雜資訊科技的行業,因而未充分理解機械自動化對職位流失的影響。另一方面,特朗普常以精於談判自居,但製造業機械自動化現象卻輪不到談判。
自動化促進生產 政客無意反對
達文波特指出,不止特朗普,很多政客都不大理會自動化這問題。箇中一大原因,便是自動化標誌荍賳瞗A沒有人會反對。
而且自動化的目的是要提高生產力,是經濟增長的基本要素。美國生產力過去10年沒亮眼的表現,企業要提高生產力就需要機械自動化,政客也不敢反對。再者,現時並沒有好方法處理機械自動化帶來的職位流失問題。
面對機械人搶飯碗,有專家建議政府可不論市民有否就業,劃一向所有人派發全民基本收入。雖然反對一方認為此政策無視人們需要工作的事實,但支持者認為機械自動化是無可避免,未來在職者或多從事發明工作或成為企業家而自動變成超級富豪,只會徒增低下階層對精英的怨恨。
「買入機械人 沽出人類」
無疑目前沒有更好方法處理機械自動化帶來的職位流失問題,但特朗普的保護主義卻可能弄巧反拙。投資銀行傑富瑞首席環球股市策略師達爾比(Sean Darby)較早時更指出,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措施可能反而導致職位流失,因為美國薪酬正上升,企業為減低成本,會引入機械人取代人類:「若企業要在美國投資,他們將要透過減少勞工成本來大幅提升生產力。牛津大學2013年研究指出,美國有47%職位面臨被機械人取替的風險。」他的投資建議是:「買入機械人;沽出人類。」
明報記者【特朗普時代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