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直擊:聲演書本 與文字深情對話
【明報專訊】書,是捧在手心翻看的紙本,大部分人會默默地看,原來書中一字一句還可以「讀」出來。你以為有聲書只是給孩子或視障人士聽的?聲演一本書只是「照稿讀」嗎?少年,你太年輕了!古有說書人,今也有人製作有聲書,為無暇看書、不想看書的都市人,或看不了書的視障者提供另類娛樂。聲演者不但要傳遞書中內容,還要把「畫面」帶到聽眾目前。
了解內容 演繹才動人
零時零分,雖已夜深,但相信不少香港人甚至莘莘學子都還未入睡。此時此刻,你會選擇「煲劇」、溫習,還是玩手機?有人選擇「聽書」。香港電台數碼台節目《有聲好書》自2013年啟播,從年輕人的故事《恆仔的日與夜》,到國學大師饒宗頤的遊記《文化之旅》都讀過,多從得獎書目中選書,又或是名家作品。聲演者包括唱片騎師(DJ)、演員、歌手等,各有特色。數碼台副台長兼節目監製夏妙然表示,「寫書的人(原意)不是寫讓人朗讀的東西,所以我們找人聲演時,難度很高」。
聲演者必須先了解書中內容,才能順利演繹,可不是照稿讀便行。「讀書」之難,甚至考起經驗老到的演員。夏妙然憶述錄製《文化之旅》一書時,分別找來King Sir鍾景輝和李司棋演繹廣東話及普通話版本,「當時他們知道(錄製節目)是這麼難的時候,差點想推掉,說不明白讀過的內容在說什麼」。有見及此,節目內便加插作者饒宗頤的弟子鄭煒明博士講解有關背景的環節,有助聲演者及聽眾了解書中提及地方的文化背景;又如他們曾邀請歌手謝安琪聲演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一書,「她也會把書看過,消化了,有真的喜歡書本、想跟聽眾分享的心」,讀起來才會真摯動人。
■「讀」好書 4秘訣
好的聲演不止靠「靚聲」,曾在節目中讀《恆仔的日與夜》一書的唱片騎師王耀祖(Joe)「讀」書時有何秘訣?
1.「真」的相信
「『真』是最簡單及寶貴的東西,平日我們說演戲,其實一『演』就假了……同樣,當我們在想『我要怎麼演繹呢?』,那已是想太多了。」王耀祖也是舞台劇演員,他認為兩者有異曲同工之處。《恆》書中主角是一名中學生,講述他在學校上通識課時的思考,即使王耀祖沒有念通識科,也當過中學生,「聲演時相信自己就是主角,就能代入角色」,這也是把故事說得「動聽」的要素。
2.回想經歷
只要回想自己不同經歷,代入角色並不如想像中困難。王耀祖說其實我們時時刻刻都在角色扮演,「例如我們在母親面前,犯了錯時是一個樣子,有求於她時是另一個樣子,但兩者都是自己,這從來沒有人教,你我都有這經驗」。
3.七情上面
「聲演時要七情上面,身體動作、表情等各項都幫助你用聲音表達故事」,但與朗誦有別,王耀祖說不用太誇張,否則就是虛情假意。
4.字正腔圓
「好的聲演,字正腔圓是基本(條件)。」文字本身也聯繫表情、聲音,從而表達感覺,王耀祖舉例,「你說『開心』時,嘴角會向上揚,聲調也向上升,你很難把『開心』說得很不開心呢」。
■「我」的有聲書
《有聲好書》播出3年,曾推出普通話版,聲演過劉以鬯的《酒徒》、莫言的《生死疲勞》等46本書,「試過有聽眾發電郵來,自薦讀某本書,或者說自己想聽什麼書」,夏妙然說。
有聲書除了在大氣電波放送,也由學生在台上演繹。10名入圍「有聲好書」全港中學生聲演比賽2017的中學生,於2016年12月中旬到港台參與工作坊,導師王耀祖向他們講解如何真摯地向聽眾分享書本內容。熱身遊戲過後,他請學生分享一段有深刻感受的經驗,「把自己的故事講得動聽,說別人的故事就不難了」。其中兩名學生,把她們的故事娓娓道來。
■蔡依霖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中四)
「最不開心,或者覺得『乞人憎』的是,當你很信任朋友,什麼都跟他說,原來他在背後『靜靜雞』什麼都跟別人說了……我看到整個過程後,覺得以後都不想信其他人。」
◆導師點評
「腦筋轉得很快,但聽完故事後不太接收到內容」,因欠缺描述事件的來龍去脈,王耀祖提醒同學「對象是聽眾,要記住他們從來沒聽過你的故事」。
■蔡可怡
靈糧堂劉梅軒中學(中五)
「我看了我帶來的這本書,入面提及白糖糕這食物,不知大家有沒有吃過?我很不喜歡吃白糖糕。去年我還不知道有這懷舊的小食,我跟xx逛超市時,她說我們可買一塊白糖糕回去給太x吃……太x吃了白糖糕,說『好好食』。平日她不是吃太多東西,我就想:為何這可令她這麼『開胃』呢?我臨走時偷偷地買了一塊吃,覺得不是想像般好吃,味道酸酸的。」
◆導師點評
要學習把事件重點抽出來,王耀祖說:「假如是個只有1分鐘的比賽,就要把內容濃縮」。
其他入圍學生包括:杜卓穎(中華基金中學)、陳嘉璐(福建中學(小西灣))、伍倩誼(天水圍官立中學)、蕭奕敏(馬鞍山崇真中學)、黃淦楠(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李芷瑩(基督書院)、吳嘉豪(靈糧堂劉梅軒中學)、李文納(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
文、圖:鄒靖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