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社會福利署推行「自力更生綜合就業援助計劃」,兩年多前委託非政府機構為綜援失業人士提供就業援助,計劃預計在明年首季完結。有參與機構批評,社署要求受助人達到的工作體驗時數太高,機構疲於奔命「跑數」,安排的體驗容易流於形式化,如大量受助人集體執垃圾等,失去協助失業人士重返市場的原意。 社署:檢視模式改善 社署回應指出,截至7月底共有71,429人參加此計劃,當中約兩成人成功就業或重返主流教育,另有近4%參加者脫離綜援網(見表)。社署會繼續檢視計劃模式及運作,以作改善。 為協助失業及單親綜援人士就業,2013年開始推行該計劃,委託26間非政府機構營辦共41個項目,合約至明年3月完結。計劃分4個類別,其中一般就業援助服務對象為年齡介乎15至59歲的綜援失業人士,如果不能經此援助計劃就業,會落入第2類即「加強就業援助計劃」,受助人需要參與培訓及工作體驗,例如園藝、文書工作等各類由機構安排的活動。 兩年要完成685小時工作 本報向多家參與機構查詢,有不願具名的機構負責人向本報表示,2015年獲批約500萬元經費的兩年合約,涉及450名受助人,其中約70人為第2類人士,這70人兩年內每人要完成685小時工作。該負責人指出,有同行為了達標,會安排所有個案在同一時間「掃垃圾」 ,而該機構盡量安排有質素工作,如到食物銀行包裝貨物等。 張國柱:更抗拒回勞動市場 社會工作者總工會內務副會長張志偉指出,得知有機構為了「跑數」,安排車輛讓受助人在同一時間及地點掃樹葉或執垃圾,建議減低目標時數。社會福利界立法會議員張國柱表示,計劃原意為協助受助人重投就業市場,但機構為追數而用「懲罰式」活動予他們,會引起反彈,令其更抗拒返回勞動市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