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電子遊戲Pokemon GO自2016年7月推出後風靡全球,一下子打破5個世界紀錄。在香港,雖然千人「齊鍛煉」不再復見,但如果稀有的小精靈出沒,你還是會發現「訓練員」就在你我身邊。到底Pokemon GO對社會造成什麼影響?從數字分析熱潮吧。
◆Pokemon起源與發展
1996年
本為日本「任天堂」電子遊戲系列,首於1996年2月面世。當時的遊戲機種為Game Boy
1998及1999年
分別進軍美國及歐洲,大受歡迎
2006年
9月首款Nintendo DS(NDS)遊戲面世
2014年
Google將小精靈隱藏在地圖的程式,呼籲玩家以手機「捕捉小精靈」成為Google的「Pokemon大師」。當時仍在Google旗下的遊戲開發公司Niantic行政總裁漢克(John Hanke)著手將遊戲意念帶到現實世界
2016年
7月起Pokemon GO於澳洲、新西蘭等地率先發佈,迅速掀起全球狂熱。7月25日登陸香港,街上「低頭族」驟增,每當如啟暴龍等罕有精靈出現,更會群情洶湧。截至9月7日,遊戲進駐全球約100個國家及地區,開發商稱遊戲短短8周時間已有5億下載量,而「訓練員」已經「行走」了46億公里,足以由地球「行」到冥王星
◆打破5項健力士世界紀錄
2.065 億美元
全球首月最賺錢的手機遊戲,推出首個月收入約2.065億美元,即約16億港元
70國
首月最多國家(70個)手機遊戲下載排行榜首位
55國
首月最多國家(55個)收入最高手機遊戲
1.3億次
全球首月下載次數最高遊戲,達1.3億次
1億美元
上架20日收入即突破1億美元的手機遊戲
◆正面影響
1. 商機:
• 任天堂股價一度C升
• 遊戲在蘋果公司iTunes 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架,兩公司可分紅
• 香港有商場藉開啟「小精靈誘餌」(即「撒花」)吸引人流
•香港有電訊商推出無限數據套餐
2. 提升日本軟實力:
• 文化輸出:向全球輸出日本電子遊戲/卡通文化,提升國家形象和競爭力
◆負面影響
1. 安全問題:有玩家在街上低頭捉精靈而遇上交通意外或闖入私人地方;美國有人在偏僻地區標註小精靈出沒地點,誘劫玩家
2. 私隱問題:遊戲程式曾自動獲得存取手機所有資料的權限,相關漏洞雖被修改,但仍要求取得電郵地址等資料
3. 帶來滋擾:在香港,醫管局呼籲公眾勿於醫院玩,以免影響病人服務等。美國大屠殺紀念館、紐約911紀念館籲尊重死者,勿在場內捉精靈,並要求開發商移除標註
4. 上癮╱沉迷:東華三院「心瑜軒」預防及治療多重成癮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陳美璐指出,可留意3個指標,「第一是有強烈渴求,無時無刻都想玩;第二是失去控制,本身想玩兩小時,怎料玩了六小時;第三是明知有不好的後果,如被責罵,都要繼續玩」。
■ 知多點
擴增實境(AR)技術
遊戲結合了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簡稱AR)技術,即連接虛擬與現實。玩家在真實的街道上,依照GPS地圖的提示,以手機鏡頭拍攝得虛擬的小精靈,然後以精靈球或道具等捕捉。
■Pokemon GO熱潮×通識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Pokemon GO×人際關係
1. 玩家要走出室外,在現實地點捕捉小精靈,可與其他「訓練員」交流心得,認識新朋友
2. 加強親子互動:遊戲成為親子間的話題,增加雙方溝通機會
3. 增加歸屬感:遊戲有介紹「補給站」所在的建築,玩家更瞭解身處的社區。同時透過在社區集體「訓練」,增加歸屬感→香港各區公園、
街道人流大增,「活化」公共空間
4. 部分人反從眾→並不熱中於此遊戲→ 維持個人獨特性,抗拒跟從社會潮流
◆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Pokemon GO×身份認同
中國內地尚未開通Pokemon GO,卻出現山寨版本。其實兩岸三地均有不少「Pokemon迷」,系列遊戲和動漫作品陪伴不少人成長。虛擬小精靈在現實世界「現身」,在理解Pokemon GO「瘋潮」時,不少分析均將之與「集體回憶」掛鉤。例如香港的相關遊戲facebook專頁,使命部分寫上「延續Pokemon童年回憶」。
在亞洲市場,Pokemon有多個中文譯名,曾經引起風波。
(見表)
官方2016年2月將譯名統一為「精靈寶可夢」,惟此舉引起香港及台灣「粉絲」反彈。有網民於社交媒體發起「爭取Pokemon保留各地譯名聯署」,表示「想把我們的童年回憶保留,不希望陪伴我們多年的名字,變成我們毫不熟習的語言。我們只是為了保護屬於我們的比卡超」。更有20多名網民就此遊行至日本駐港總領事館抗議。
◆全球化
Pokemon GO×文化衝突
1. 統一譯名風波:
香港和台灣的「粉絲」批評統一譯名令遊戲失去本土特色、不尊重當地文化vs. 有指官方統一譯名是視亞洲為一個整體市場
2. 部分國家禁上架:
有中東國家如沙特阿拉伯,以遊戲帶日本神道教、基督教十字架和共濟會三角符號等象徵符號,與伊斯蘭教有衝突為由,禁止遊戲上架。任天堂則否認遊戲有宗教意味。
Pokemon GO×文化全球化
日本動漫在亞洲流行,是由於相鄰地區擁有相近的價值觀、信念。
而Pokemon是歐美最受歡迎的日本動漫作品之一,影響力巨大。
•遊戲並沒有明顯的日本元素,而以友情、打鬥等「普世」元素為主線→
易打入全球市場
•配合資訊科技發展:遊戲以智能手機結合AR技術→網絡╱資訊無國界
→熱潮迅速擴散
◆公共衛生
Pokemon GO×健康
腦部: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指出,與傳統只安坐家中玩的電子遊戲比較,Pokemon GO需要出外走動,無論對一般人或受情緒、精神問題困擾的人來說都是好事。但遊戲對抑鬱症病人可能帶來反效果,「如果病人對遊戲不感興趣,但眼見人人都在玩,而身邊人又不斷提議試玩,反而會令病人反感,或感到被孤立」。
頸痛:本港有大學生日花4至5小時「捉精靈」,經常乘電車低頭玩,結果2至3天後頸痛,求醫後發現頸椎移位,致神經線受壓,需接受治療
手指:不斷重複動作發射精靈球,長時間可致關節受損,建議使用不同手指
◆Pokemon GO搶佔智能手機用戶使用其他手機應用程式如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的時間。8月23日,彭博社(Bloomberg)引述多間軟件研究機構的數據,指遊戲的日活躍用戶數、單日下載量等均已達頂峰,並出現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