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種菜這幾年蔚成風潮,許多人將家中後院改成菜園,蕃茄、青豆、羽衣甘藍……一到收成,美味蔬果家裏隨手摘,吃起來都倍感鮮甜。
要知道,種出良好的蔬果可不是僅僅受到環境、種植方式的影響,使用的種籽更是要點!文:葉曉蓉 圖:網上圖片
目前正是秋收期,家中蔬果要是有結果,不妨收集一些種籽為春天播種準備,專家表示,自家產的果實種籽在種植上會比市售種籽達到更棒的收成成果。
在阿省經營有機農場的負責人Janice Shelton說,這可不僅僅是農場年年「實驗」出來的結論,愈來愈多的農夫對此都有相同的反應。
「作為產品販售的農場,我們每年收成時都會對作物做篩檢,有些如青豆、碗豆等作物因為尺寸不夠大或是外觀不那麼漂亮,不能拿來賣所以剩下,為了能有更好的利用,我開始收集這些豆類種籽;沒想到來年春天一種,成果更棒!」
她補充,使用自家新鮮種籽種出的成果比她使用外面購買種籽要好上50%,產量更健康、更有活力,「這些種籽因為生長在原生的土地,早已經良好地適應環境,所以在生長上非常有利!」
如何保存種籽,有以下重點:
選擇作物
雌雄源於同支植株或同朵花的「自花授粉植物」(Self-pollinated plant),以及「原生種蔬果」(Heirloom vegetable)都適合收集其種籽;如青豆、豌豆、蕃茄和葉菜等一般常見蔬果種籽都可收集。
但由不同種類的植物雜交成的混種蔬果(Hybrid plants)是最不適合收集種籽,第一代的混種蔬果能維持混種雙親的特色,但從第二代開始,會顯露缺陷,作物產量也不佳。
自花授粉植物包括無花果、桃子、豌豆、蘋果、蕃茄、茄子等;原生種蔬果則指未經混種原生種植物種類。
準備容器
在植物生長期間就可以開始準備容器,像市售乳酪(優格、酸奶)、冰淇淋(雪糕)盒、醃黃瓜瓶等有加蓋的容器都能收集,最好選擇玻璃製品,避免使用容易發潮的塑膠容器;若要購買容器,密封玻璃罐是保持種子乾燥的最好選擇。
同時也可準備細網袋(mesh bag)、不用的紗窗(window screen)或烤盤,隨時可將種籽放上曬乾使用。
耐心挑選
收成季節快結束時,可以開始準備挑選你想收集的蔬果種籽,愈晚收集愈好。種籽是與果實相連的,會吸取養分直到成熟為止。
若想延長蔬果生長時間,像豌豆、青豆或菜葉類植物,在種植時可將種籽在室內先發芽,生長一段時間後再移盆至室外。至於番茄,在蕃茄紅透可食的同時種籽也相對成熟,即可收成使用。
保持乾燥
選擇在乾燥的天氣情況下收成豆類(beans/pea)和葉菜類的種籽,能幫助加速種籽乾燥的過程,也能增加保存成功率。
以青豆來說,等到豆莢外觀呈現乾枯、硬脆、褐色等最適合開始收集種子;葉菜類則在收成後約6周可收集種籽(花朵枯萎後)。注意要在種籽被風吹走前趕快收集。
種籽分類
將種籽仔細分開、分類。豆子從豆莢拿出,葉菜類種籽可使用細網袋來分離。
至於番茄種籽則需要將番茄切開,將內部種籽挖出(剩餘果肉可食)後放置於容器內,加些許水拌勻後放置室溫3-4天,等待種籽上的果肉黏液發酵,用細網篩檢出種籽後置於紗網上乾燥即可。
完全乾燥
在儲存種籽之前要確保種籽完全乾燥!
要是環境較潮濕,可使用風扇低速在種籽附近吹來保持空氣流通。
種籽愈大顆乾燥需要的時間就愈長,記得時不時翻動種籽來幫助乾燥;乾燥的種籽用手摸起來是堅硬的。
妥善保存
將乾燥種籽用密封玻璃罐裝好並貼上標簽寫名後,放置於陰涼暗處收藏;注意不能將種籽放冰箱冷藏或冷凍,只要有一點點濕氣(如霜氣)入侵罐子內就會毀掉整罐種籽。
等明年春天即可使用種籽播種了!